如果说,砍头柳生命的壮烈让人不能不肃然起敬;那么,在榆林我还见识了一群具有同样壮烈品格的年轻人。
你知道“砍头柳”的魔力吗?你见过砍而不死的柳树吗?
网上流传这样的说法:“那是一种壮烈的树,一种蓬勃向上的树,一种不断再生,不断舍身为人的树。”
直到真的踏上陕北榆林的土地,我才目睹了它的真容。相传榆林古时候多种榆树,故称榆林,而由于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榆林荒漠,真正活下来的大多是形态各异的柳树。
砍头柳则是一种旱柳,它不同于垂柳,而是怒发冲冠,铁褐色的树干上放射状挺立着数十根绿生生的枝条。当地人告诉我,这沟旁路边随处可见的砍头柳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断再生——当它长到了一定的高度,人们就把它的树头砍掉,于是它便生发出很多新芽继续生长,长上几年有胳膊那么粗的时候,砍下来,可以用做盖房子的椽子,或用来搭桥,或做农具,或做羊圈的篱笆,细一点的柳条还可以编筐编篓……砍头柳以顽强的生命力,耐干旱、耐瘠薄,抗严寒,抗风沙,砍了长,长了砍,一茬又一茬,生生不息,巍然屹立,给贫瘠的荒漠带来无限生机。
如果说,砍头柳生命的壮烈让人不能不肃然起敬;那么,在榆林我还见识了一群具有同样壮烈品格的年轻人。
2008年,一个以二三十岁硕士博士为主体的科研团队,在一个60后博士的带领下,从西安奔赴榆林。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点沙成土”让荒漠也能种庄稼。当时,在榆林的荒漠化土壤里,只有两种物质:砒砂岩(外表看起来像岩石,但结构疏松)和沙子,这两种东西,一个晴天硬如石雨天软如泥;一个见风起尘,漏肥漏水。因而,这里长久以来草木难生。
毋庸讳言,年轻人首先遭遇的是种种怀疑的目光和反对——把岩石掺到沙子里能造耕地?所有听到这种想法的人第一反应是:这不可能!有的专家在论证会上瞪眼睛:胡闹!那怎么成?设计方案论证会上,他们的核心技术受到了强烈反对。而开始还觉得稀罕的农民们看着砒砂岩被汽车一车一车拉来倒在地里时,他们竟跑一千多里路到西安告状,要求立即停工,要求给个说法……
然而,就是这个年轻的团队,历经近4年时间,先后在实验室、试验田进行反复研究试验,首次发现了砒砂岩与沙子这两种物质的结构在成土中,具有互补性。通过实验研究和田间试验,他们拿出了适宜不同农作物生长需求的砒砂岩与沙子的组合配方,使砒砂岩与沙子这两种千年“祸害”在科学组合和工程作用下,成为养育生命的土壤。如今,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变成现实:在榆林完成了近3万亩沙荒地治理工程。最近,由中科院院士组成的专家组鉴定:这个项目论据充分,技术先进,具有原创性和重要推广价值,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为陕北800万亩沙荒地开发提供了示范作用。
如果说,砍头柳迫于荒漠环境的恶劣,激发了自己顽强的再生能力;那么这个二三十岁的硕士博士群体又凭啥能够不断创造荒漠里的奇迹?
这个团队的60后老总回答得很直白,“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要赢得最大经济效益,靠的是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这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动力之源;因为企业是技术的使用者,只有技术的使用者才能知道技术应用到哪些领域能成功,才知道如何改进技术。”这个小小的科研团队,同时还是一个小小的土地改造工程公司,他们就是创新的主体。他们的科研成果如今已经转化为巨大的经济效益——将土地整治工程和现代农业实行无缝对接,开发完成的几万亩耕地全部由现代农业公司进行现代化和规模化种植。过去的荒沙地农民每亩收入只能达到10元左右,而利用新技术造出的新增耕地,农民每年获得租金每亩达到200元。其中,一个大纪汗村新造出的2300多亩地,一次性收了3年租金,就是167万元,农民利用这些资金,投资建设养猪场,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农畜循环经济。
哦,这就是这群年轻人“点沙成土”的奥秘所在吧。今天,曾经的压力、委屈、误解已成过眼烟云,这群百折不挠的年轻人不仅用砒砂岩和沙子造出耕地,更是用自己的创新实践实现了人生奋斗的目标。
当时下的年轻人对每天忙碌穿梭在灯红酒绿之间的应酬感到厌倦的时候,当人们对大都市的喧嚣与浮躁渐渐失去热情的时候,是否可以停下脚步,去陕北榆林看看那别具一格、从不炫耀的砍头柳,去领悟一下砍头柳的魔力;去看看那个为我国沙漠治理改造而努力的独树一帜、极其低调的年轻群体,也许,你会领略一种大都市所没有的壮怀激烈吧!
对了,这个年轻的群体是属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那个60后的博士领头人叫韩霁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