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蜘蛛侠”的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李菁莹 通讯员 谭明亮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0月19日   01 版)

    “铃铃铃……”每天早上6点,南昌铁路局供电段生米接触网工区里,就会响起一短一长的起床铃声。工区坐落在南昌市与高安市交界的一个偏远的小村庄旁。

    远离都市,33岁的工长付兴林带着30多名年轻的接触网工住在工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5岁,大部分是退伍军人。

    接触网工,是铁路电气化改造后新出现的岗位工种。如今的铁路线上,列车都要靠机车顶上的受电弓在接触线上滑行提供电能,一旦接触网出现故障,列车寸步难行。

    付兴林和他的同事,承担着南昌西环线乐化至向塘区段116.54公里路段的接触网运行维护任务。他们在工区24小时待令,随时需要在带着近3万伏高电压、距地面近10米的供电线路上检修作业。

    这天,工区没有接到计划任务,他们像往常一样“练兵”:6米高的作业平台上,工长付兴林拿着步话机指挥,员工唐澜的安全带没有系好,付兴林让他重新系,因为“安全带”是他们的“生命带”。

    身着桔色工作服的小伙子们脚踩高压电线,身系安全带,像“蜘蛛”一样,熟练地在接触网线上“行走”作业。悬在空中、挂在“网”上的小伙子们,真有几分“蜘蛛侠”的样子。

    平时的练兵是为了练就高空带电作业时的利落身手。他们的作业点,又被称为“天窗点”,因为他们每一次作业时,相应的线路就要断电,列车停止运行。付兴林和同事需要在列车流量较小的上午和深夜工作,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线路、设备和支柱的检修,否则就影响整个线路的列车运行。副工长舒田华2009年刚到工区时,有恐高症,爬到两米就不敢再往上爬了,如今已经能快速攀爬接触网支柱,像“蜘蛛侠”一样在高空“行走自如”。

    工区的集体生活,单调枯燥。去年才建好的两层办公小楼,孤零零地矗立在小村边,除了厨房、洗漱间和值班室外,其余的都成了宿舍,小点儿的住4个人,大的住了六七个人。但对小伙子们而言,吃住与过去比已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09年冬天,他们刚过来时,租住在农户的一栋毛坯房里,一楼养鸡,二楼住人。没有空调、窗户漏风,晚上北风一吹,屋里屋外一样冷;没有电视和网线,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但大家苦中作乐,闲暇时用“坠坨”练臂力,吃不到新鲜的蔬菜,就自己开垦了几块菜地。

    如今,搬进了小楼,房间装上了空调,电视机不再是摆设,还可以用电脑上网,小伙子们觉得“幸福感陡升”。

    工区附近的农区,鸟儿成群。七八月正值鸟儿的繁衍旺期,它们喜欢在接触网设备的硬横梁、支柱等处筑巢。而这些小小的鸟窝成了影响行车供电安全的重大隐患。于是清除鸟窝也成了工区每天“天窗”作业的固定工作内容。付兴林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已经清除了300多个鸟窝。为此,工区还出现了好几个清除鸟窝的高手。王煜就是其中一个,今年7月,工区在夜间天窗作业到赣江桥段时,发现10多个鸟窝,王煜身手敏捷地攀上支柱,一个个鸟窝被他干净利落地端掉。

    2009年,自生米接触网工区组建以来,当初来的小伙子没有一个提出调离,工区也没有发生一起设备、人身和行车事故。

本报记者 李菁莹 通讯员 谭明亮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10月19日 01 版

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部署近期经济工作
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图片展开幕
各地团组织要切实把乡镇实体化
“大团委”建设工作领会好部署好落实好
“国科大”:承载国家科学梦
需善待饥饿贫困 也需得体对待富足
“蜘蛛侠”的幸福生活
五成以上拥堵是交通管理水平和驾驶行为所致
三一集团起诉奥巴马胜算几何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