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婚庆业的发展要基于行业特点,现在我们的团工委能够联系婚庆业1500多名团员青年,要多搞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员工活跃起来。”
“婚庆业是个思路创新超前的行业,我建议我们的团工委能够设计个婚庆方案策划比武活动,把青年的浪漫思维发挥出来。”
……
你一言我一语,每一位与会青年都在为青岛婚庆业的发展谋划着、争论着。
这一幕发生在山东青岛市婚庆礼仪行业协会团工委的月工作例会上,团工委每月都会邀请几位青年代表座谈交流行业发展,探讨团员青年需求,征求月度活动计划。
“行业发展青年做主,青年成长行业支持,这中间的纽带和桥梁就是我们团组织,让青年多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让企业多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平台,团组织在其中可以大有作为。”青岛市婚庆礼仪行业协会团工委书记唐文洁说。
面对非公经济领域迅速发展并集聚越来越多青年的新态势,团青岛市委集中力量大力开展非公团建工作,不断开拓多种模式。自2010年以来,团青岛市委在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推动团建工作,进一步团结和凝聚青年,实现了团的各项工作不断提升,3年累计新建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团组织4223家。截至2012年7月底,青岛已圆满完成2012全年非公团建工作任务。
抓建团就要创新方法全覆盖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团组织,并发挥其应有作为,是非公团建工作两个重要的着力点。”团青岛市委青工部部长李晓元说,“非公团建的新路径要不断地加以探索,要因地制宜、要有的放矢,更要懂得开拓创新。”
据了解,青岛非公团建工作一直走在山东省前列。2010年全团开展非公团建的第1年,团青岛市委就摸索出“五法联动”工作模式,即注重党建带动,在组织载体上与党建工作紧密衔接;注重创新拉动,探索产业链建团、人力资源链建团等多种模式;注重行业推动,借助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力量成立行业性团组织;注重品牌驱动,充分利用青年文明号、志愿者等品牌工作,向非公领域注入工作要素;注重说服力与内生力,坚持边建设、边培训、边巩固。
在上一年工作的基础上,团青岛市委在2011年逐渐完善了“行业建团,园区建团,楼宇建团,品牌依托建团,根据青年沟通、交流、联系和聚集的新方式建团,创新模式建团”6种非公团建路径。
2012年是非公团建的攻坚之年,团青岛市委坚持用足用活党建带动、行业推动、园区联动等建团路径,调动更多的体制内外力量参与到非公团建,并充分发挥行业专业力量和专业优势,在具备条件的行业建立行业共青团的组织平台和工作平台。
强管理就要多方统筹促发展
非公领域团组织3年新建4000多家,面对如此规模的增长,如何管理好、服务好?
团青岛市委的主要做法是,让每个传统领域的团组织都作为一个管理枢纽,管理、服务能够辐射到非公团组织,即写好统筹这篇文章,以区域统筹为基础,以行业统筹为保障,统筹传统领域和非公领域两种资源,让每一个非公领域的团组织都能找到与自己有着管理关系的传统领域团组织,再由传统领域团组织将管理、服务功能辐射到非公领域团组织。
如2011年成立的涉港非公企业团工委,就是依托黄岛边防检查站团委作为枢纽型团组织,辐射涉港的百余家非公企业团组织。烹饪行业的团组织,作为商务局团委的直属团组织,则进行行业管理。
此外,通过建立市、区(市)、街道、镇的直接联系制度,让每级团组织都直接管理一批非公团组织。城阳区团委立足区域各类工业园密集、流动务工团员青年较多的实际,探索了片区建团的工作模式,依托某一“基础组织”建立片区团委,这个“基础组织”可以是社区组织、企业主管单位、行业协会,也可以是发展成熟的团组织、团组织发起建立的青年组织或青年自组织,关键是与片区内企业或企业员工有着紧密的联系,或对企业生产经营具有重要影响,或对企业员工有较强吸引力和影响力,形成了能够适应非公企业团建工作要求、具有实效性和普遍性的团建新模式。
保活力就要多措并举重支撑
“袁老师,像我们这种非公团组织怎么能吸引凝聚青年,怎么获取老板的支持?毕竟我们企业还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首要任务的。”
面对某非公企业团组织负责人的提问,青岛市基层团务指导派遣中心副主任袁国丽耐心作答:“关键是要找团的工作与企业工作的切入点,运用团的组织力量,开展各种活动,让青年职工更好地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更好地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这样老板自然会支持团组织的工作。就拿你们服装加工企业来说,组织个岗位比武,既提高生产效率,又培树了典型,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当然既要有精神鼓励也要有物质支持。”
建团仅是手段,如何激发非公领域中团组织的活力,让团的活动影响到非公领域的青年才是关健。面对这一难题,团青岛市委着重抓好青年骨干人才与活动载体两个平台建设。
为提升新建团组织负责人的工作能力,团青岛市委通过举办培训班、团务指导派遣等方式,面对面地讲、手把手地教,让优秀的团委指导老师走进非公企业,了解团组织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发展的方向,提供可行性的活动建议。同时,还编印了《指导手册》和《案例汇编》,为各级团组织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近两年,团青岛市委共组织非公领域团干部培训班18期,培训2100人。2011年,团青岛市委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基层团务指导派遣中心”,组建了专门的团务指导派遣队伍,指导企业105家,开展指导612人次。
为更好地支持非公领域团组织开展工作,团青岛市委及下属的12个区(市)团委还分别向直接联系的非公企业派驻了团建指导员,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团的工作不断规范和完善。通过国有企业与非公企业结对共建,非公企业的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促进产业链上的非公企业团组织的健康发展,逐步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团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同时,各区(市)团委设计开展与非公企业相适应的团的活动,以思想性、技能性、娱乐性活动为主线,充分激发非公团组织的活力。团城阳区委组织区域内非公企业中的团员青年成立志愿者团队,开展“我们在一起”演出活动,在13家非公企业中巡回演出,既丰富了非公企业团员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在活动中增强了团员青年的责任心和凝聚力。
与此同时,各区(市)的团组织纷纷围绕活力建设创新载体。团市北区委启动了“金色未来”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与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合作,针对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青年开展的青年学历提升工程,计划为广大团员青年提供在职学习的机会和特殊学习补贴,帮助广大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青年提升自身素质,推动事业发展。
李晓元介绍,按计划,团青岛市委下一步将在常态化推进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巩固和活跃的文章,增强新建团组织的活力,切实发挥团组织在推动企业科学发展、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