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内容大部分是真实的,除了女朋友的部分有点夸张。”许海峰谈起前几天刚刚公映的、以自己故事为背景的大型体育题材电影《许海峰的枪》时笑着告诉记者。
《许海峰的枪》目前在安徽、辽宁等地相继公映,作为电影里的原型人物,为中国奥运代表团摘得首金、现任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管理中心副主任的许海峰给记者讲了他与这部电影的故事。
“我当运动员时,与一般队员最大的不同就是我接受正规训练总共只有两年。电影前半段为了刻画我从进入省队到国家队的历程,把这个时间调整到了5年。”许海峰回忆说,“实际上,我1982年到省队集训,1983年7月进入国家队,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金牌。”
在中国体育电影的历史上,不乏像《沙鸥》、《女篮五号》等佳作,但将一个人的故事拍摄成电影尚不多见。“其实拍这部电影的想法是在2008年奥运会前、王兴东导演的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在好莱坞首映之后萌生的。”许海峰说,“在跟王兴东导演聊天中,我给他讲述了我的故事。他听完之后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时间我一定要给你写一部电影。’我们的‘协议’就在那时达成了。”
不过,由于王兴东在之后的一段时间一直忙于电影《辛亥革命》的拍摄,《许海峰的枪》不得不向后拖。2011年9月8日,王兴东宣布,根据许海峰事迹为原型的电影剧本《许海峰的枪》已经完成。为了把剧本写好,王兴东与儿子王放放远赴许海峰家乡,采访了许海峰的家人、同学、教练以及队友等20多人,“由于深入生活,掌握了大量细节。”王兴东说。
《许海峰的枪》今年3月开机,“从拍摄到后期制作的日程,我们都进行了细致的商议。”许海峰告诉记者,“这部片子本打算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前上映,但后期制作的工作比较繁琐,再加上当时中宣部看了这个剧本以后,就确定把它作为一部十八大献礼影片。我们对这个电影力争精益求精,所以影片在今年10月才首映。”
机缘巧合,为本片题名的莫言,刚刚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两个时代的开创者在这部电影上实现了一个有意义的交错。“这其实是一个巧合,因为今年6月选片名时,他还没参选文学奖呢。”许海峰笑着说,“从20个题名候选人中敲定莫言,并且首映正好在他荣获诺贝尔奖之后,这算是一种缘分吧。”
许海峰,这个曾经在安徽省和县新桥供销社卖化肥的普通供销员,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为中国第一个奥运会冠军,他的成长经历堪称传奇。随着时代的变迁,复制同样的故事已不大可能,但至少可以通过这个电影,让现在的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首先,人要有理想和目标,并持之以恒,不能投机取巧;其次,学习是一个长久性的积累,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就像我们体育人,研究运动项目的规律,选择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熟练地掌握这个运动项目,并最终取得好成绩,这要花很长时间去摸索。”
许海峰还特别强调,有些东西是电影无法表达出来的:“我想传递给大家的,就是一个人要有感恩的心,因为每个人的成功都不完全靠他个人。像体育人,不仅有国家大量的投入,幕后还有许多工作者在为你服务。没有这些,一个体育人是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当你成功时,一定要想到国家,想到在背后默默支持与鼓励你的幕后工作者。”
正是因为如此,在许海峰拿到奥运会金牌后,自己仅保留了两个月,就于1984年10月1日捐给了国家博物馆(当时的中国革命博物馆)。
“我很期待这部电影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给人以启迪。因为国内的体育电影很少,算上这部片子才有48个。之后,我可能会出一本记录我整个运动生涯以及工作历程的书,把我对人生的感悟和一些经验跟更多喜爱我的读者分享。等我退休以后,我会做一些公益活动,算是我对社会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吧。”许海峰说。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