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给山里孩子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户

都市小夫妻 支教深山中

本报记者 丁先明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0月31日   01 版)

    26岁的青岛女生何静,时尚漂亮,典型的城里姑娘。然而,在距离市区150多公里的大山深处,这个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姑娘竟有一群山里的孩子。

    何静的这群孩子是山东省诸城市马耳山艾东小学的学生。每周四下午,在青岛当声乐老师的何静和老公毕艺都会雷打不动地来这里义务支教。他们已坚持半年多,而且还将继续下去,“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艾东小学是一所山区希望小学。2007年,经爱心人士李艾东捐资并配套市镇两级资金后,学校得以重建。由于自己的启蒙老师王军曾在这里当过志愿者,何静便和艾东小学结了缘。

    今年3月底,何静第一次来到艾东小学。“我弹钢琴教山里的孩子唱歌,他们的眼神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他们嘴上不说,但眼神里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渴望,求知欲一点儿不比城里的孩子差。”何静的心一下子就被打动了,她决定把短期的志愿服务变为长期的支教行动。与艾东小学协商后,她接下了该校三至六年级学生的音乐课。

    对于妻子的支教行动,28岁的毕艺给予强烈支持。一周后,何静第二次去艾东小学时,毕艺不光开车送妻子前往,而且自己也成了一名志愿者——在艾东小学教孩子们踢足球。

    毕艺在青岛市殡葬管理所工作,周四下午休班。因此,每周四下午,这对80后小夫妻都会推掉其他事情,坚定地走在支教路上。

    每周四下午,也成为艾东小学的孩子们特别期盼的一段时光。10月25日14时,毕艺刚把车开到艾东小学门口,孩子们就从教室里跑出来,围住这两位从城里赶过来的老师。很快,孩子们被分成两组,一组跟何静上音乐课,一组跟毕艺上体育课。

    下午的课一般上两个小时。何静说:“孩子们特别珍惜这两个小时,中间5分钟的休息时间,他们都是跑着上厕所。我和毕艺也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多教他们一些东西,所以每次过来前,我们都要筹划一下上课内容。”

    为了每周讲课两个小时,这对80后小夫妻要在路上来回花费5个多小时,其中要走40分钟的盘山公路。

    一般情况下,何静会提前买好点心,等毕艺11点半下班后,两人就开车上路,午饭就在路上凑合了。下午4点半,孩子们放学后,他俩再赶回青岛,7点左右回到家。

    艾东小学校长庸增刚说,他们俩到学校打完招呼就开始上课,傍晚下课后就开车走了,从没在学校吃过一顿饭,“想留也留不住”。

    何静不愿意留下来吃饭,却给当地留下了改变的印记。“面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山里的孩子很紧张,他们会不自觉地想逃避,但同时又很渴望了解,很矛盾的心理。”何静一开始能明显感到他们的不自信,“他们甚至不好意思抬头看我。”

    为了消除孩子们的胆怯,何静会尽可能与他们有肢体接触,“让孩子们感觉我是可以接触的”。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她欣喜地看到孩子们身上发生的变化:见到陌生人,他们不再紧张害羞,可以自然大方地沟通交流了。

    9月30日,何静音乐课堂上的40名孩子第一次来到青岛,登上了青岛电视台小白帆艺术团的舞台,与城里的孩子同台完成了合唱表演。“看着这些孩子站在舞台上,我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心里特紧张。”何静说,“他们表现得很棒,我特有成就感。”

    虽然山里的孩子听话、争气,但他们与城里的孩子显然不在一条起跑线上。何静来支教前,艾东小学六个年级的所有音乐、体育课都由56岁的王建纲老师负责。

    “我带音体课,主要是出于爱好,专业性不够。农村学校普遍缺音体老师,能有个专职老师,就算不错了。”王建纲说,“何静过来后,她既有专业水平,又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她每堂课我几乎都听,跟着学了不少。”

    据了解,艾东小学所在的皇华镇共有14所小学,只有两所小学拥有专职的音体老师。在这种客观环境下,尽管何静和毕艺会精心准备每一堂课,但他们并没有奢望自己能培养出音乐家和足球明星。

    “我和毕艺来支教,只是想给山里的孩子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户,让他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让他们觉得有收获、多长点见识,至少不让他们比城里的孩子少太多东西。”何静说,“结果不重要,过程才重要。”

    小夫妻山区支教的故事渐渐传开,他俩成为朋友圈中的“爱心细菌”。“希望有更多人关注山区的孩子,加入到支教队伍中来。”最近一次支教中,何静带来了表哥董波,还带来了董波所在业余球队为孩子们捐赠的25双足球鞋。

    在何静的网络空间上,她的朋友赵红滨留言说:“静静,支持你!爱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爱是奉献,而不是索取!给你一个飞吻!”

    在一篇名为《希望》的网络日志中,毕艺写道:“我和媳妇都是普普通通的80后,有机会来到艾东小学,看到孩子们期盼与兴奋的眼神,我们可能就是他们的希望。”

    “很多人内心都有做好事的火焰,只是因为各种事情牵绊,没有机会去做好事。现在大家都很忙,忙着挣钱,忙着养家,在闲下来的时候,不妨关注一下身边有没有能够献爱心的地方。哪怕只是一点点付出,对需要帮助的人来说,可能都意味着很大的收获。”毕艺说。

    对何静来说,山区支教并不只是一个付出的过程,她从中也得到了很多。“我和毕艺一起做支教,我们之间有了更多共同话题,生活变得更丰富了。”

    何静一再强调,她和毕艺支教更多的是奉献精力和时间,其间往返的交通费都是李艾东老师支付的。“艾东老师和王军老师比我们忙多了,他们还在持续关注这所学校,我们凭什么不努力?”

    谈及未来,何静说,从一开始决定支教,他俩就预料到未来会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但无论如何,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俩希望能将支教一直坚持下去,“直到这所学校不再需要我们为止”。

    本报青岛10月30日电

分享到:
党的十七大以来大事记
破解世界性难题
都市小夫妻 支教深山中
标签泛滥的结果是新闻的退化
“共青团希望水窖”润泽云南
“山神”无情
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