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1月02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腾冲人对他们竖大拇指

——记武警云南森林总队腾冲中队

康云昌 马孝忠 隋永利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1月02日   10 版)

    每年新兵下连队,武警云南森林总队腾冲中队都会带新战士去瞻仰国殇墓园,参观出来,战士们普遍反映“很受触动”。

    除了利用驻地的抗战文化,该中队还在营院内修建了“励志墙”、“精武路”,印发“廉洁故事口袋书”,带领官兵们去参观看守所,在中队努力营造精武、廉洁等文化氛围。

    先进文化的熏陶使中队官兵团结和谐,上下风清气正,并且有效转化为战斗力。组队15年来,中队出色完成130多起灭火作战任务,被武警总部授予“基层建设标兵中队”荣誉称号,3次荣立集体二等功。

    官兵们常去滇缅抗战博物馆、国殇墓园凭吊

    在腾冲中队,官兵们每年都会去参观戴安澜将军纪念塑像、滇缅抗战博物馆、国殇墓园等教育基地。在国殇墓园,大家会恭敬地献上花圈,并脱帽三鞠躬,整个凭吊仪式庄严肃穆。

    “山不大,但埋的是忠骨。”战士付海光多次去过那里,他说,“同样是军人,我们生在和平时期,要继承传统,做好‘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忠诚卫士。”

    腾冲还是哲学家艾思奇的故乡。除了参观艾思奇故居,战士们还人手一本《大众哲学》,中队指导员张洪振说,这本书可以帮助官兵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中队还办了一份A3纸大小的周报《极边卫士》,小报上刊登有时事新闻、上级指示、读后感以及散文随笔,办报经费就是战士们卖废纸板、空饮料瓶等废品的收入。

    官兵们还自己搜集编印了《高黎贡山下的森林兵》、《二十四孝小故事》、《古今中外廉政故事集》及《官兵格言警句集》等小册子,巴掌大小的口袋书成为他们最常看的读物。

    腾冲中队营区位于来凤山脚下,这里曾是滇西抗战主战场。院内训练场的围栏上,绘制着一幅幅中队执行各类任务的图画。经过营区门口上山锻炼的群众,经常可以听到官兵们嘹亮的口号声。

    每逢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纪念日,中队就开展讲战斗故事、呼战斗口号等活动,组织大家看《森林敢死队》纪实片,唱《森林卫士组歌》,鼓舞官兵士气。

    训练之余,中队有自己的小乐队,官兵们因陋就简,用灭火机、二号工具、笛子、葫芦丝就可以演奏出优美的乐曲。

    在400米障碍训练场旁边是活动室,里面可以打台球、下棋,还有专门的洗衣房,“中队就像家一样。”一位上等兵说,“干部们也是真心实意地关心我们。”

    今年年初,中队长高随锋带领35名官兵参加灭火作战,清理火场时,一块被烧裂的石头突然从山上滚下来,直冲战士石强砸去。眼疾手快的高随锋冲上去推开了石强,自己的右腿却被砸伤。

    帮助家庭困难的官兵更是常事。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时,四川籍战士高宇家中损失惨重,中队及时筹措了1万元寄到他家。这些年,中队先后为8名家里受灾的官兵捐款总计4.85万元。

    家一样的氛围使腾冲森林中队出现了“墙皮脏了有人自动抹,物品坏了有人自动修,烟头树叶有人自动捡”的好现象。指导员张洪振深有感触地说:“我觉得带兵很简单,就是你对他们好,他们就对你好。”

    廉洁的氛围让官兵们流汗不流泪

    一位四川成都籍战士的家长来看望儿子时,给中队长、指导员大包小包带了不少特产。中队长和指导员没说什么,等家长走了,他们又把特产给战士家长寄了回去,还自己掏钱多寄了一些云南米线。

    2008年,战士杨路的父亲来到部队,和指导员张洪振聊天时,透露出想让儿子学开车的意思。第二天送走杨路父亲后,张洪振在宿舍桌上发现了4瓶茅台酒,他让通信员把酒放在库房里,并叮嘱“任何人也不许动”。

    第二年,已是中队驾驶员的杨路准备回家探亲,上车时,通信员交给他一封信和一个包,并交代他上车后再看。坐上车后,打开信,杨路呆住了。

    信是张洪振写给他的:“杨路,这是你爸爸保存在我这里的4瓶茅台酒,今托你带回,并代我谢谢他。”直到退伍时,杨路还念念不忘地说:“指导员,我欠你的一辈子也还不完。”

    “这样的事,我们干了很多次了。”32岁的腾冲中队指导员张洪振微微笑着说。

    廉洁的氛围让官兵们明白,在这里,吃苦不吃亏,流汗不流泪。近年来,中队先后选取士官165人,选送技术学兵148人,入党考学94人,都是按能力素质排名。中队骨干都可以拍着胸脯说:“我是选出来的。”

    几年前,一个当地歌舞厅老板辗转托关系找到中队党员班长白金友,想请他带几个战友每星期到歌舞厅走动一下,壮壮威风,每月给2000元报酬,外加配一部手机。

    白金友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不客气地说:“请不要用你那暴发户的心态看待所有人,我是一名武警战士,我的任务不是给你看场子!”随即将这个老板轰出了营区,并向中队领导作了汇报。

    还有一次,一个台湾老板想利用武警腾冲森林中队这块招牌寻求商机,主动要求与中队搞共建,提出每年给5万到6万元资助。中队发现“猫儿腻”后,婉言谢绝了。

    张洪振说,中队虽然小,但面临的诱惑却是不少,“我们时刻想的都是不能毁了这个中队的荣誉,不能影响它在腾冲的口碑。”

    平时培育的先进文化在火场上转变为战斗力

    与大自然作斗争是一个高危行业,整日与大火交手的森警官兵对此最有体会。2003年年初,腾冲县固东镇大黑槽子山发生森林火灾,火借风势,短短两小时内吞噬森林近百亩,情况危急。

    接到灭火作战命令后,中队25名官兵迅速出动。车辆开到了简易公路尽头,战士们下车携带灭火机具徒步急行军,6个小时后赶到火场投入扑火作战。

    山林中枯枝遍地、灌木丛生,火场坡度约有70度,大家身背25公斤的水枪,与大火展开激烈搏斗。浓烟几乎让人窒息,热浪烘烤着战士们的脸庞,官兵们利用地形、风向,巧打硬拼。经过3个多小时鏖战,终于降伏火魔。

    “平时培育的先进文化,在火场上迅速转变为战斗力!”张洪振指导员骄傲地说。

    2009年2月,云南大旱,缅甸派赖河西侧发生森林火灾,烧向我国白马山西侧。火情紧急,武警腾冲森林中队受命星夜奔赴山高林密、尽是悬崖峭壁的白马山火场。

    官兵们白天奋战在烈焰炙烤的火场上,晚上武警宿营在积雪覆盖的高山上。经过7天7夜苦战,成功扑灭山火,显现出“云岭绿色卫士”的作战能力。

    “危难之时显身手。”这是腾冲县有关领导对武警腾冲森林中队的评价。腾冲是抗战时期的重要战场,日军遗留下不少炮弹。近年来,因群众意外接触、不懂保护措施而发生的废旧炮弹爆炸事件,已经导致30多人伤亡。

    县政府决定集中销毁日伪军残留炮弹,这是一项危险程度很高的任务。森警中队主动请缨,组织31名官兵,将258枚随时可能爆炸的炮弹、汽油弹、燃烧弹,搬运至指定地点,安全销毁。

    那些经常到来凤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锻炼的群众也对武警腾冲森林中队赞不绝口。腾冲县决定在来凤山上种植两万株红豆杉,当时正值雨季,人力成本高昂,森林中队听说后主动领受了任务。

    天下着大雨,官兵们穿着雨衣、胶鞋穿梭在树林中,浑身泥水,背上生出了红疹子,没人叫苦叫累。奋战51天,他们挖完两万个树坑,一鼓作气,又用10天时间,完成了栽种树苗、施肥的工作。

    中队的官兵说,有时,一些腾冲的老人看到军车会敬礼,面对面碰到他们,会竖起大拇指。

    实际上,他们完成的多样化军事任务远不止这些,重要的还有盈江抗震救灾、明光乡抗洪抢险、马站乡抗旱救灾、扑灭中缅边境特大森林火灾等,驻地政府称赞他们是勇敢无畏的“边陲铁军”。

分享到:
腾冲人对他们竖大拇指
沈阳创新双拥模式谋军地共赢
舰长即将去亚丁湾护航
第二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闭幕
美国 要航母 也要战略导弹核动力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