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省沈阳市陵东街的重要地段,有一处占地24万平方米的松柏苍翠、绿草茵茵的庄严肃穆之所——这就是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等123位志愿军烈士。
拾级而上,迎面矗立着一座由23米高花岗岩砌成的四棱锥形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烈士陵园的标志性建筑,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格外引人注目。
“时间会磨灭很多东西,但我们要永远记住那些最可爱的人。在瞻仰烈士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沈阳市委、市政府为修缮、改造陵园做的这件功在千秋万代的大事啊!”电影《英雄儿女》的编剧、89岁的毛烽老人在参观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毛烽老人是有感而发。前些年,这个烈士陵园因年久失修已出现破损,和周边环境产生反差。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沈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近年来,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完成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第一期整体改造和第二期纪念馆的主体工程,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打造成为一座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
2011年5月,某开发单位拟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大墙外20米内建高层楼房,并提出将此建成该地区标志性建筑。这一项目不仅投资额巨大,而且建成后将带动一批商业项目落户。
但是,为保护陵园外围环境,依据“国家级重点文物墙外21米之内禁止建高层建筑”的政策规定,经多次协调,沈阳市政府主管部门最终让这个开发单位调整了楼房建设方案,有效地保护了陵园的风貌。
“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既要高楼大厦,也要精神大厦。”沈阳市市长陈海波说,“看似1米之差,实际上体现的是如何对待革命先烈和红色资源的问题,考验的是我们的国防观、政绩观。”
在沈阳这座具有爱国拥军光荣传统的城市,沈阳市委、市政府将烈士陵园的修缮保护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近年来先后集中整合全市烈士纪念设施百余处,完成了沈北新区、康平县等6个区县烈士陵园的改造和修缮工程,在全社会大力营造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传统的氛围。
每逢“9·18”,沈阳军地双方都要联合举行鸣防空警报、缅怀革命先烈、召开座谈会等系列纪念活动,激励广大市民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每逢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相关部门都免费发送有关国防建设的手机短信、播发公益电视广告、在户外大屏幕展示双拥成就,以提升群众的国防意识和国家意识。3年来,全市各级修建和改造双拥路210条,新建双拥广告牌170余块,开辟双拥文化广场70余处,近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接待各地群众数千万人次。
2010年9月,南方某炮兵演习部队途经沈阳,在这里进行休整并转场。这是一次没有预先通知的紧急行动,过去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时间紧、任务重,光这么多官兵的饮食保障就是一大难题。可参演部队专列刚一停稳,一个名为“军队饮食供应站”的单位就送来了热腾腾的饭菜。为满足来自不同地域官兵的饮食需要,供应站还按鲁菜、川菜、粤菜三个菜系制定了食谱,为每名官兵提供四菜一汤的饮食保障。
设立军队饮食供应站,是沈阳市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部队官兵需求而出台的创新之举。该市通过公开招标,遴选出服务优质的餐饮企业专门承担军队饮食保障任务,既让企业有利润可赚,也让部队免除了采购之难。
作为东北的中心城市,沈阳市的驻军部队多、兵种全、级别高。近年来,沈阳市军地双方以改革创新的思路继承和发扬双拥工作优良传统,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聚力的理念,以军民融合的方式解决国防和军队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沈阳市军地双方将军营规划与地方建设规划统筹考虑,使得驻沈部队营区易地置换、部分弃管小区改造和新建、基础设施配套、生活小区物业等多个难题迎刃而解,既加强了部队建设,又支持了地方建设。
同时,地方政府还把支持军队住房社会化改革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在划拨用地、工程审批、税费收缴、财政补贴等方面予以一次性解决。交通部门积极为部队开通公交专线,既解决了部队官兵出行难问题,又为公交公司拓宽了经营服务范围。粮食部门则把做好军粮供应工作作为支持部队建设的强大后盾支撑,坚持把优质粮油供给部队。
供暖联网、公交联网、电力联网……一系列军民融合的大手笔,不但扩大了地方公共服务网络的系统规模,提升了效益,也使得部队自起炉灶、分散保障的旧有模式得到了有效改善,实现了“联网解多难,融合催共赢”。
“沈阳老工业基地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凝聚了广大军民同心同德付出的智慧和汗水。”沈阳市市委书记、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曾维说,“流淌在这个红色城市血脉中的国防情怀,已经成为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大业的强大力量。”
李宣良 周政材 吴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