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十八大新闻中心临时增加了一场“计划外”的集体采访。
“原来答应五六个记者接受采访,但因为记者报名太踊跃,所以改成今天的集体采访了。”采访开始前,十八大新闻中心副主任祝寿臣解释说。
接受采访的对象,是十八大代表、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上午10点半,当他缓缓走上会场的主席台时,台下已坐着100多名记者,其中一多半来自境外媒体。据悉,此次境外媒体报名采访十八大的记者人数达1704人,比十七大时多了一倍。
提问开始后,一名香港记者率先发问:“未来十年,中国是否还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陈德铭坦承,今年的前几个月,中国净出口增长速度不如预期,想要完成全年10%的增长目标,“任务还很艰巨”。
“不过,我们的增长速度仍然高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经济体。”陈德铭加重语气说道。
十八大开幕已经3天,中国经济始终是境外记者最为关注的焦点话题。一名台湾记者直言,“中国大陆经济未来如何走向,对全球影响非常巨大”;另一名来自俄罗斯的记者则表示,世界各国正在“密切关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何发展”。
这名深褐色头发的记者在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向大会发言人蔡名照提问:“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最值得处理的问题是哪些?”
蔡名照直面回答:“从国际上看,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从国内看,中国经济企稳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但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的确,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中国经济在全球领域早已确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十八大的各个场合中,从无所不在的“中国制造”,到搅动全球、流向全球的中国资本,都是外媒记者一再提及的话题。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关注中日关系恶化如何波及中日贸易关系;台湾《旺报》记者探问如何推动大陆企业赴台湾投资;美国媒体关心中美两国近日的贸易争端;英国路透社记者则向陈德铭询问了中国反垄断的政策,因为两家英国企业正急于通过审批,进入中国市场。
而在下午的另一场记者招待会上,澳大利亚澳星国际传媒集团的记者向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发问,澳大利亚政府最近发布了名为《亚洲世纪中的澳大利亚》的白皮书,希望在未来25年拓宽与加深和亚洲的关系,“特别是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政府将以什么样的政策与措施来对待?”这位白皮肤、高鼻梁的记者操着不流利的中文说。
在回答问题之前,张平先笑着表扬了这位女记者:“你的中文很好,我都听明白了。”
仿佛是某种隐喻,此次,在十八大的采访中,大多数外媒记者,都选择将中文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甚至在对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提问中,一名英国记者还用广东话说了“你好”和“多谢”。
不错,除经济影响力外,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影响力也日益显著,这一点连惯于使用外交辞令的外交部部长杨洁篪也不回避。他在9日的小组讨论中坦率地说:“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作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代表性明显增强了。”
镜头再回到陈德铭。当十八大新闻中心的集体采访结束后,没有获得提问机会的记者一齐涌向主席台,将这位商务部长层层“包围”起来。此前,一名记者向他提问说,随着劳动力、土地成本的上升,曾经是“世界工厂”的中国,投资环境是否已不如从前?
陈德铭引用联合国贸发大会今年10月的监测报告反驳了这一说法。“数据表明,上半年全球最大的外国投资地依然是中国,这就是对你问题最好的回答。”在中外记者的闪光灯中,陈德铭淡定地说。
本报北京11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