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在云南腾冲和顺乡偏隅一角,坐落着艾思奇故居,其内悬挂着一首颇有意味的小诗,乃蒋介石、蒋经国的幕僚马壁所写:“一卷书雄百万兵,攻心为上胜攻城,蒋军一败如山倒,哲学尤输仰令名”。马壁说,蒋介石溃败台湾后,将《大众哲学》放在案头时时翻阅,还推荐蒋经国也要读,说我不是败给中共的军队,是败给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
人之将死,其言亦善;痛定思痛,其痛亦哀。作为败军之帅,他的确感受到了中共的理论的力量——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力量!
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也不能算明白人。不懂哲学的领导者就不可能是一个清醒的领导者。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旦与中国国情、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中国人民所接受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真正转变成中国人民改造旧中国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发挥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理论的力量,正是中国共产党独特优势之所在。善于让科学理论成为实践的先导,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丰富思想,我们就总能廓清思想上的迷雾,抓住奋斗的关键,凝聚广泛的力量,形成普遍的共识,闯过一道道难关,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理论的力量,来自与实践的结合。这种结合,是五个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化”合:科学理论,真理化;与中国实际结合,中国化;与时俱进,时代化;为最广大群众所接受所掌握,大众化;成为全党指导思想,旗帜化。
理论有力量,在于能解决基本问题。鲁迅说过,“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部踏倒它。”近代中国一落千丈,多少高谈阔论救世妙方,都救不了中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相继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一系列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说到底,无非都是解决中国“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的基本问题。而我们现在生存和温饱都不成问题了,目下的当务之急,无疑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科学回答。
综观10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理论的力量,就是旗帜的力量、思想的力量、真理的力量。过去一个世纪,中国经历了从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涣散状态,到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成就、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功的独特轨迹。在这些成功和奇迹的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忘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和指导我们的事业。在我们党所领导的中华民族各项伟大事业中,我们一直都看到一种理论的力量和思想的力量。
今天的旗帜上鲜明地写着:科学发展观!今天理论的力量聚之于科学发展观。毛泽东说过,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当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全党上下“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掌握和运用,必然“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
叶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