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民国才女写真》:偶尔遇见的传奇

董晓磊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1月13日   10 版)

    曹诚英与胡适(右二)

    聂华苓摄于爱荷华

    赵萝蕤何许人也?她是燕京大学教务长赵紫宸的千金,是与杨绛同寝室的密友,是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艳名远扬的“校花”,裙下之臣如过江之鲫自不必说,就连钱锺书都曾经对她倾慕不已,据说《围城》中“唐晓芙”的原型,正是赵萝蕤。但赵萝蕤本人对这一传闻坚决否认。的确,用“名媛”两个字来形容她,未免太轻薄了。

    按照《偶尔遇见的传奇·民国才女写真》所呈现,她是芝加哥大学博士。在建国初年,历经周折回国与丈夫陈梦家一起投身教育事业,先后担任燕京大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等职务。她最早将艾略特的《荒原》、惠特曼的《草叶集》译成中文引入国内。然而,“世间好物不牢固,彩云易散琉璃脆”。藏身书斋、埋首古籍的怡然自得,很快被“文革”大棒击碎。陈梦家因一篇《慎重一点“改革”汉字》而获罪,后下放农村劳动。赵萝蕤一度因此精神分裂。丈夫担忧病妻,劝她“有些事要看开点,马虎点。我们必须活下去,然必得把心放宽一些”。但他自己却没能“把心放宽一些”,1966年9月3日,不堪凌辱的陈梦家自缢身亡,赵萝蕤因此再度精神分裂,住进医院。

    王鹤在《偶尔遇见的传奇·民国才女写真》书中,写民国掌故,写才女命运。大珠小珠,各有千秋。但她与别个不同。她透过这些才女风华正茂的生命表象,仿佛听到了整个大时代前行的呼啸声。通读全书,既可以感受到中国五四运动带来的自由平等之气象,也可领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女性体现出的民族气节,同时更可以感受到“文革”阴霾下的社会动荡与精神惶惑。

    王鹤善于以小见大,以别开生面的闲笔,将动荡中的人性描写得入木三分。比如描写著名女画家周炼霞的一段:像周炼霞这类活色生香的人物,报纸当然最喜欢追捧。“炼师娘”的名号,在上海滩十分响亮……性情和处世态度风趣谐谑、脱略不拘,令周炼霞泰然度过几十年的斜风细雨,或狂风骤雨。“文革”中,她却难逃厄运,罪证之一,竟是她那阙《西江月·寒夜》:“几度声低语软,道是寒轻夜犹浅;早些归去早些眠,梦里和君相见。丁宁后约毋忘,星华滟滟生光;但使两心相照,无灯无月何妨。”

    最后两句特别新鲜、别致,曾经众口传诵。但是,按照红卫兵的荒唐解释,这“无灯无月何妨”却是在表白“但求黑暗,不要光明”。周炼霞被殴打至伤,一只眼失明……仅余一目的周炼霞不仅没有轻生,还请人刻了两枚印章,一枚选用屈原《九歌·湘夫人》的“目眇眇兮愁予”,一枚使用成语“一目了然”……

    在历史中沉浮的往事被一一晾晒出来,令读者心惊,又不能不击节赞叹。

    王鹤笔下一生与老舍志同道合却始终未能抒怀的女剧作家赵清阁、为胡适愁肠寸断的曹诚英,都曾陷入与文学大师的情感中。赵清阁尚能做到“晨昏一炷香纪念他”,曹诚英则“永远地沉浸在寂寞的悲哀里”。这固然是性格所致,也体现了作者含蓄的“风住尘香花已尽,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判断。

    她笔下女性的无望而狂乱的呓语,让人想起爱德烈·莫洛亚:《追寻过去的时光》:“我们在邂逅相逢时用自身的想象做材料塑造的那个恋人,与日后作为我们终身伴侣的那个真实的人毫无关系。爱情的本质在于爱的对象并非实物,它仅存在于爱者的想象之中。”稚嫩、软弱、耽于幻想、沉溺感性的女性显然不是王鹤所倡导的价值观,她欣赏的女性,更强大、也更理性。

    因此,她盛赞杨绛与钱锺书的举案齐眉、相依相守。因被前夫耻笑“你不带着四个孩子跳黄浦江的话,我手板心煎鱼给你吃”而奋发图强的“锦江小餐”老板娘董竹君、迈着“三寸金莲”走上“一级教授”之路的冯沅君、“描罢彩妆又握笔”的著名演员黄宗英,皆被王鹤所青睐。

    在《偶尔遇见的传奇·民国才女写真》中,王鹤时刻从女人的立场出发,去观照女人张扬背后繁复的计算,幸福背后欲盖弥彰的苍凉。她的字字句句没有离开女人,也没有忘记回到“人”的立场,因而让读者有了几分切己的共鸣。王鹤取材精当,笔法严谨,一支妙笔将许多少有人知的史实勾勒得活灵活现,而又隐晦地表达出自己的立场和判断。

分享到:
《青春之歌》历久弥新
《民国才女写真》:偶尔遇见的传奇
在日记里轮回
教我如何不想“他”
信仰的力量触动内心
大漠深处的知音
陈可辛回望《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