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古井酒文化博物馆
“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古井酒文化博物馆,我是讲解员。接下来,将由我带领大家参观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各著名景点,为大家揭开一个传承1800多年酿酒史的古井贡酒的神秘面纱。”
暮秋之际,天气微凉,但来到古井镇寻访酒文化,听到讲解员热情大方的开场白,心中升腾起一股暖意。
作为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始建于1994年的古井酒文化博物馆是游客的必游之地。2008年10月,以古井酒文化博物馆为特色景点的古井酒文化博览园更是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级旅游景区——这也是中国白酒工业首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一条中华酒文化长廊
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历史韵味十足——在这里,分布着展览大殿、地下宋井、明窖池群、明清酿酒作坊遗址、正德广场等参观景点。其中,地下宋井、明窖池群、明清酿酒作坊遗址及正德广场的唐作坊遗址,是国家级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笔者一行跨过了展览大殿的门槛。展览大殿共有两层,分序言厅、酒源厅、酒韵厅、酒迹厅、酒苑厅、酒誉厅和酒芳厅等7个展厅,其中,前两个展厅主要介绍中国酒文化的源远流长;后5个展厅侧重介绍古井贡酒发展的过去和现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酒文化整体发展的情况。
一进序言厅,正前方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名为“中华酒文明史”的浮雕。浮雕内容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酒文化,吸收和运用了炎黄二帝、象形文字、酒祖杜康、中华华表等诸多元素。
据讲解员介绍,浮雕的正中部分,描述的是古井贡酒首次进“贡”的画面——公元196年,曹操给汉献帝刘协进贡“九酝春酒”——这也是古井贡酒上“贡”的最早记载。据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一书记载,除进贡美酒之外,曹操还向汉献帝上奏了来自家乡的“九酝酒法”——“臣县故令南阳郭芝,有九酝酒法,法用曲三十斤……”这是目前中国最早的酿酒方法之一。
转身步入酒源厅,笔者一行看到的是多件与酿酒、饮酒相关的珍贵文物(或复制品)。据讲解员介绍,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共馆藏酒器具等1000余件(套),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上各时期酿酒、饮酒文化的繁荣。其中,展厅内展出的历史最久远的酒器,出土于亳州市东南的“中国原始第一村”尉迟寺,距今约有五六千年历史,是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文物。
借助贴在文物边的说明,笔者观察到,展厅内陈列的各种酒器,材质上分有陶器、青铜器、漆器、玉器、瓷器等,功能上有饮酒器、贮酒器、温酒器、取酒器、冰酒器、制酒器、助酒器等。爵、斝、觥、卣……这些只能在古文献和历史博物馆里见到的古老汉字,述说的是华夏文明史上与酒有关的各种传说和故事。
其中,为公众所熟知的一个,便是三国时期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史话。据传,三国时期,汉献帝的岳父、车骑将军董承约会刘备等人立盟除掉曹操。但刘备担心曹操生疑,每天只是浇水种菜;曹操得知后,以青梅绽开,煮酒邀约刘备宴饮,议论天下英雄。宴席上,当曹操说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之时,刘备闻之大惊,连手中的筷子也掉落到地上。恰好当时电闪雷鸣、暴雨大作,刘备得以胆小、怕雷掩饰,而使曹操释疑。
如今,关于曹操、刘备这两位三国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这段“煮酒论英雄”的故事,也在古井酒文化博物馆的展厅里以砖雕的形式呈现给游客。在酒源厅里,类似的复原场景和大量的酒器,都说明了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酒源厅也可谓是一条中华酒文化长廊。
两件古井贡酒文化瑰宝
步出酒源厅,便进入古井贡酒文化的历史长河。进入酒韵厅,笔者一行首先看到的是一块书写着“减店”两个大字的牌坊。
“减店”是何方神店?它与古井贡酒有什么渊源?笔者向讲解员提出了这一疑问。
听讲解员一解释,笔者方才明白,原来,“减店”是古井镇的前身,直到1987年,因为古井集团的品牌影响力已闻名四方,这才把地名改称为“古井镇”。
酒韵厅呈现的,是明清时期的减店集的复原场景,其中一处名为“公兴槽坊”的酒坊,就是古井酒厂的前身。据介绍,“减店”是一个古老的小镇,从“公兴槽坊”旧址中出土的酒器经考证为汉代酒器,因此,这个小镇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时期。到了唐代,亳州成为十望府之一,减店集是当时的大驿站,客店林立,酒业发达。而在宋、元两代,亳州在当时上交朝廷的白酒课税均排在全国前列,是名副其实的“酒都”。
到了明清时期,减店集作坊众多,客商来往不绝,酒韵厅里陈列着一块清代的砖雕,描绘的正是当时的繁荣场景。也正是由于名声在外,因此,才有了明代万历年间,曾任阁老的亳州人沈鲤,将“减酒”加上其它土特产上献于朝廷。沈鲤在奏折上引用了当地的民谣:“涡水鳜鱼黄河鲤,胡芹减酒宴佳宾。”其中,鳜鱼、黄河鲤鱼、胡芹和减酒是当时亳州的四大土特产,而沈鲤的这次进贡,也是古井贡酒的第二次进贡。
在清代,古井贡酒有了第三次进贡的经历。光绪年间,曾任热河都统、陆军总检阅使的亳州人姜桂题把“减酒”作为贡品进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晚年居住在储秀宫,酒韵厅里陈列了储秀宫定制的储酒瓷器——豆青回纹大酒瓮,这件官窑器造型优美,形体大方,价格不菲,底部有定制的印记,是古井酒文化博物馆的两件镇馆瑰宝之一。
另一件古井贡酒文化瑰宝位于博物馆二层的酒苑厅。坦率地说,这第二件镇馆瑰宝应该用量词“批”来形容——因为那不单单是一件酒,而是一批酒,共368件。这“批”镇馆瑰宝,与上世纪我国组织的全国评酒会有关。
据讲解员介绍,自建国以来,我国共举行过5次全国的评酒会。第一次评酒是1952年举行的,共评出名白酒四种:汾酒、茅台、西凤、泸州老窖。古井酒厂的前身减店酒厂当时是私营作坊式企业,没有参加。
1959年,减店酒厂改制为国营酒厂,开始参加此后的评酒会。在1963年的第二次全国评酒会上,共评出八大名白酒,古井贡酒位列第二,以“色清如水晶,香纯似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的独特风格,被专家高度认可,称之为“酒中牡丹”。
1979年进行第三次全国评酒会,后又规定五年评一次,于1984年和1989年举办了第四、五届评酒会。在古井贡酒参加的四次全国评酒会中,四次蝉联全国白酒评比金奖,成为消费者心目中品质最值得信赖的中国名酒之一。
由于1989年的全国评酒会在合肥举办,古井酒厂借地利之便,把参加全国评酒会的各地酒厂的酒样进行收藏,共计368种。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酒厂已经倒闭,或者不再出产同样的酒,而且参加全国评酒的都是全国各地的省优、部优级产品,这样的收藏在全国绝无仅有。陈列在酒苑厅的那368件名酒酒样便弥足珍贵,成为中国白酒收藏的绝版,也成了古井酒文化博物馆镇馆瑰宝。
三处珍贵文物传承历史
走出展览大殿,转身进入一条长廊。跟随讲解员拾级而下,经过一条一人宽、比曹操运兵道稍宽敞一些的巷道,进入了一个地下庭院——原来,脚下还别有洞天——一口宋井隐于此地。
古井的历史自然离不开“井”。据《亳州志》记载,公元532年,北魏独孤信将军和南梁的将军元树六战于古亳州,独孤将军战败,悲愤之下把武器投入井中,这口井就此成名。
后人取此井水饮用、酿酒千年不绝,同时这口井也被赋予神秘的色彩,衍生出了许多美丽的传说。比如,此地老百姓用此井水煎药比其它水效用好;又比如,传说原来这口井是口枯井,独孤将军用武器长戟一掷,把泉眼扎开,井水喷涌而出,把另一武器金锏再一投,水质变得清澈而甘甜。
目前,这口魏井就在古井集团的生产园区内。为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古井集团专门修建了古井亭,亭上更有启功、沈鹏、赵朴初等7位名人的墨宝。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古井酒厂的符号便是这口魏井。然而,老一辈古井人都还听过另一个传说:除了那口魏井以外,还有一口古井;那口古井上面盖着红石板,那个红石板可不能打开,打开以后要红透半边天的,旺人旺财。
这一传说在1992年修建古井文体馆时得到了部分验证:文体馆建设需要打较深的地基,但在挖掘机打到距地面近5米处时出现情况了,打到了石头,挖不下去了。施工人员发现,地下有一口砖砌的井,井上果真盖着石板。在上报情况后,古井集团的领导让施工队立即停工,并请来文物部门对井进行鉴定。通过出土的砖、瓷片、碗等作出断定,为宋时井,距今约有千年。
“那么,宋井为何会在地下呢?”笔者问。
讲解员随即给出了解释:据专家考证,古井镇此前属于黄泛区,黄河故道就在离古井镇不到40公里的商丘。史料记载,南宋嘉熙四年,即公元1240年,黄河发了一次特大洪水,“夺淮入海”,可能当时的人们为了躲避水灾,在临走前用当时农村用的石磨或碾盘之类的石板盖在井口上。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其井口再没有打开过,千年后才重见天日。黄河在元明清时也多次泛滥,淤积造成了地面的抬升,因此,这口宋井就在地下静静沉睡了千年。
如今,在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内的魏井和宋井里,井水仍然清澈甘冽,终年不竭。为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古井集团用泵压装置将两口古井内的井水汇聚到展览大殿前的地面上,形成一个精致的小喷泉。
一行人重回地面,沿着长廊一直走,便来到另一处珍贵文物保护单位——明代窖池群与“公兴槽坊”旧址。古井贡酒的前身是当时减店集各酒坊酿造的各类“减酒”,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公兴槽坊”。
据目前可以考证的历史,“公兴槽坊”的窖池群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正德十年,即公元1515年。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内有一块界砖,就是在该窖池群重修的时候从地下挖出来的,上书“明正德十年 东北角界”的字样,可以证明这个窖池群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笔者看到,这些窖池成斗形,口宽底窄。据讲解员介绍,这些窖池的口边长2.5米左右,深1.6米,边壁同底皆为泥土。窖泥是浓香型白酒的功能菌生长繁殖的载体,经过数百年的自然老熟,泥体呈黑色,窖香四溢。
俗话说,“百年老窖出好酒”。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内的这片明代窖池群是中国目前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窖池群。1958年,这片明代窖池群连同“公兴槽坊”被国家收为人民公社的酒厂。当时只有12间破茅草屋,112条窖池,32个人,一口锅甑,后来几次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但古井集团最早的发祥地,就是这个车间。
目前,游客来参观古井酒文化博物馆时,还能看到利用这片明代窖池群生产古井贡酒的图景,甚至可以参与体验拌料、上甑等工序。试想,在一团饱含酒香的蒸汽笼罩下,百年老窖的历史在今天又书写新的篇章。据讲解员介绍,通过这片明代窖池群发酵得到的原酒,口感、理化等指标明显优于其它窖池所产的酒。不出所料,走出车间后,讲解员端来了一盘小酒杯,酒杯里斟满了新酿的原酒。“各位来宾,请品尝一下我们明代窖池群里发酵酿出的原酒。”讲解员笑意吟吟。架不住热情,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好嘛,这真叫“满池窖香关不住,一杯原浆味正浓”啊!
撰文 回忆 摄影 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