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80后自由写作者安意如撰文、著名摄影家李少白摄影插图的《再见故宫》在京首发。此书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和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公司联合出版发行。
会上,安意如身着白粉相间的冬装旗袍,颇显古典气质。记者了解到,她以前写过《人生若只如初见》等解读古典诗词的书籍。《再见故宫》是她的首部图文书,也是她第一次涉及关于明清历史的宏大题材。书中所述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建筑等多个领域。
安意如解读了书名中的“再见”:“故宫已是历史陈迹,那里的昨天已经和我们再见。到那里只能寻觅古人的气息,和历史告别。对于我们,可能小时候就埋下了‘去故宫’的愿想。当我们站在故宫中央,我们是否能理解——这个地方的悲喜,这些人的悲喜。而这些又是怎样深刻地影响了历史?”
安意如说,她努力使此书建立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它的创作很考验历史驾驭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为了写它,我读了很多相关历史书籍。为了保证信息正确,书稿写完后,还送去给故宫的清史专家审定。”
她也谈到她对穿越剧与穿越小说的看法:“当然可以接受,它们是丰富娱乐生活的形式。穿越可以,但别一本正经地‘穿’错了。得对历史有最基本的尊重,在知道历史的基础上再去‘意淫’。而事实上,真正的历史要比‘意淫’出来的,精彩一万倍。”
安意如说,希望用这本书,把历史中真实的细节展示给大家,比如宫女们不喜欢故宫的工作环境时,不能像现代职场女性一样跳槽;比如清代的皇子们,常常天不亮就要起身,在很不舒服的座椅上开始一天的读书生活。她说:“这本书,用文字、用镜头,倾诉对历史、对人性的反思。”安意如在书的“跋”中写道:“再见,故宫!这世上有什么敌得过时间?所有的荣耀,辉煌,屈辱,悲凉,都融入沧桑。有多少欲说还休事,尽付与无常。”
当下,各类读物、众多的影视及美术作品不断演绎着故宫,故宫的形象似乎早已丰满。今年3月,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推出《大故宫》一书,并提出“大故宫”的概念,首次打开了传统故宫的外延,把沈阳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山五园、避暑山庄等纳入了故宫姻系,讲述了明清二十四位皇帝和一位“女皇”慈禧在紫禁城治居的历史。书中除有历史学的知识外,还涉及建筑学、文物学、文献学、档案学、艺术学、园林学、规划学、故宫学和满学等内容。
与阎崇年的学术气不同,《再见故宫》一书带着作者的性情和视角,力图用文字和影像全景式解读紫禁城风云,寄托对这座世界上最大最宏伟的宫殿群的怀想,倾诉对历史的反省和追思。全书分为“奈何”、“涟漪”、“遗恨”、“秉政”、“哀荣”、“盛衰”、“凄怨”、“悲凉”八辑。安意如以故宫为背景,结合自己独特的理解,将明清两代的历史变幻娓娓道来。改朝换代,谋朝篡位,前庭后宫,恩怨纷争……变幻的是一轮接着一轮的历史,亘古不变的是紫禁城本身。一座紫禁城,诉尽了历史的往复和人世的悲喜。“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有人说故宫是很多人儿时的情结,是他们一生必去的地方。对于这本书,有的人看的是故事,有的人透过故事看自己。任何有着故宫情结的读者,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收获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插图的摄影者李少白介绍,《再见故宫》里的图片是他摄影创作转型后的作品。他说:“上世纪80年代时,我喜欢摄影美女。但有一位摄影家批判只能搞美女摄影。我就想拿摄影作品让他闭嘴。我在想,什么最有文化内涵呢?故宫!所幸我家离故宫近,当时门票又便宜,我就开始故宫摄影了。”李少白曾著有《看不见的故宫》中英文双语画册,其长城和故宫摄影作品分别在德国、日本、爱沙尼亚、瑞士、美国等国展出。他说:“我觉得中国最美的‘美女’,第一是长城,第二是故宫。”
安意如说,她最喜欢故宫风景中的雪景:“故宫太繁华,金碧辉煌,雪景中,才有‘留白’。”
李少白介绍,此书在撰写文字和选择摄影插图过程中,都在避免和已有作品风格重复。“比如以前关于故宫的书籍,多是学术研究性的或旅游介绍性的,但这本书的文字内容不一样。”安意如也说:“选择图片时,也不要‘明信片’式的故宫,而要‘不一样 ’的故宫。”书中李少白的摄影图片具有暗示性与表现性。比如一张呈现红漆宫门反射中的宫殿影像的图片,表现出历史的残酷感与苍茫感。表现宫壁与壁间黄色小花的图片,就有点与块,娇嫩与粗粝的对比,引人遐想。
本报记者 桂杰 实习生 江晓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