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菜精神”——方子春多次提到这个由焦菊隐提出的人艺宗旨:“北京人艺是一棵菜,有菜心、菜叶、菜帮,每个人都在起着自己的作用。也许不是他人站在舞台中央,而是他做的一个东西。可这个东西就代表了他的精神和才华。”
张大爷是谁?即使再铁杆的粉丝,滤一遍脑海中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和演员的名字,也想不起来他。不过,他的确是一个人物,而且是位于北京史家胡同56号人艺宿舍大院里的一个“镇宅之宝”。
张大爷是宿舍传达室的看门人,收发报纸和信件、拿牛奶、防火防盗、闲杂人等进出宿舍这类大事小事,统统归他管,“权力大了去了”。他高大的身材和并不英俊的面孔,常惹来带着紧张又兴奋表情的孩子们的游戏。方子春在新书《谁在舞台中央:人艺那些角儿那些事儿》中这样写道:“‘老张,老张,老张的媳妇会打枪;枪对枪,杆对杆,不多不少十六点儿。’这是早年北京人艺宿舍大院孩子们必唱的儿歌”。
这首儿歌方子春小时候也唱。从小在人艺宿舍大院长大的她,像焦菊隐、欧阳山尊这样的名导,朱琳、蓝天野这样的明星,就是身边生活着的叔叔阿姨。一样柴米油盐,一样的家长里短。
人艺大院里更多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也在方子春笔下第一次被掀开大幕,登台亮相。“我想让人们真正看到,不光是导演、演员,而是周围捧戏的“大多数”。他们也在舞台中央。”方子春说。
1941年秋天的一个寒冷早晨,贵阳城里掌管着三大药铺的少爷宋垠,离家投奔抗敌演剧队。阴差阳错,成为一位灯光师。上世纪50年代初期,人艺捉襟见肘到灯具也不够用,他没办法,只能自己做。有时连街头“洋铁壶”手艺人的灯都得用上。如今已近90岁高龄的宋垠有些健忘。可是每到下午5点钟,他都会着急吃饭,因为这几十年来只要有演出,他一定会在6点前,赶到后台管理灯光。
丁里在他风华正茂的年纪奔赴解放区,成为一名出色的道具师。他曾经“妙手偶得”,在演员金雅琴的大腿上画出了“丝袜”,也曾用白布和纸馅做出饺子。“不光要做得像,还要省钱,要用最简单的材料做出最好的东西。”
还有舞美师王文冲、音效师冯钦、首都剧场经理杨青,甚至普通的装置工人,都在方子春书中留下了印记。
书中讲了这样的故事:装置组的杜广沛主管拉大幕。他拉大幕的功夫曾经在上个世纪60年代震惊了上海滩。为什么这样说?当时,郭沫若创作、焦菊隐导演、朱琳主演的话剧《蔡文姬》在上海演出。朱琳回忆说:“一幕结束时,蔡文姬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这需要舞台各个艺术门类多方配合。杜广沛做得非常好。我从台深处往前走,大幕缓缓跟上,到最后‘哗’的一声闭上。在这之前没人这样做过,上海震惊啊!”
“一棵菜精神”,方子春多次提到这个由焦菊隐提出的人艺宗旨:“北京人艺是一棵菜,有菜心、菜叶、菜帮,每个人都在起着自己的作用、兢兢业业工作着。也许他只是做了一把椅子、搬了旁边的一块石头,也许不是他人站在舞台中央,而是他做的一个东西,可这个东西就代表了他的精神和才华。”
方子春并不是人艺的演员,只是从小生活在人艺宿舍,又幸运地跟着诸位叔叔阿姨学了一些表演基本功,于是能在几十年后走进他们家中一一访谈。
书中写到的大部分人物都已高龄,有三四个在书出版前已经过世。
方子春对人艺宿舍大院的记忆是温暖的。“那阵子大院里没有等级。张大爷的孩子和大导演的孩子一块玩,装置工人的孩子跟我是同班同学。即使家长在单位里吵架,孩子们依然在一起玩耍。”
最近,人艺60周年纪念演出《甲子园》,汇集了朱琳、蓝天野、郑榕、朱旭、吕中、徐秀林等大批老艺术家。他们中有的年纪都奔90岁了。“蓝天野本来是不想演的,年龄大了,20年没演了。但是为了人艺他愿意去做这个事情。人艺人都有一种精神——宁愿在舞台上死,也觉得是辉煌的。”
“我写这本书不是为了怀旧,但人艺的精神要传承下去。我就是想让大家知道,那一代人是怎么走过来的,什么是‘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演戏’。”
书中也提及了“文革”时的人艺情况。他们的心态是平和乐观的——即便曾遭受过不公正待遇也不抱怨。如,金犁在“文革”时被下放整整八年。他的夫人贺键说到这段经历,仅仅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男孩多,废裤子,我把缝纫机都带去了。”
“谁都有年轻的时候。有人‘文革’时做了一些当时觉得对的事,事后又悔恨了。我该不该去触碰那些伤口?书中写到田冲在‘文革’中制止别人打人,但是我绝对不提是谁在打人。”
认真,是方子春从人艺学到的对人生、对艺术的态度。1978年,方子春成为一名空政话剧团演员。他虽然在“文革”中经历了家庭与事业的痛苦,但对生活依然是感恩的。“焦菊隐先生告诉过我,机会是均等的。只有你负机会,没有机会负你。”
什么是艺术家?方子春突然反问我一个严肃的问题。“在艺术上有所成就的人。”我答。“不。艺术家的定义应该是:钱比大腕儿拿得少,戏要比人演得好,能够起得早睡得晚,给别人垫场,完了还什么都不说,态度还好……”
提起该书书名,方子春说:“谁都想在舞台中央。但是,在舞台中央的永远是艺术之魂。”
很多人曾怀着朝圣的心情去寻找北京史家胡同56号院,但发现那里早已“物非人非”。
人艺没有忘记张大爷。人艺每逢十周年大庆,都会出版一本《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纪念册》。其中,张大爷的名字和导演、演员一起,端端正正地记录在案——张大爷大名,张明振。
本报记者 蒋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