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盛传一份民工工资表,内容显示泥工日工资220元,最高日工资是队长的350元。这份工资表引发网友热议。从事装修20多年的罗师傅称,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愿从事装修工作。(《潇湘晨报》12月2日)
干泥瓦工日薪220元,月薪即为6600元,这在当前应算是“高薪”,按理说,该工作相当诱人。要知道,2011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仅为42452元;2012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本科生就业的期望月薪仅为3480元,甚至有近两成的大学生能容忍“零月薪”。
泥瓦工日薪220元相当不受年轻人“待见”,传统的思维认识是:干泥瓦工,活计脏累,不体面,挣的都是血汗钱。
犹记得2009年济南市招聘5名挑粪工,有近400名大学生热衷竞聘。时至今日,他们月薪虽然只有2500元左右,却未有一人离岗。近日,哈尔滨招聘环卫工,吸引近万人参考,近半为本科学历,并且还有29名硕士……干环卫,当挑粪工,未必就比干泥瓦工体面,但为何招致众多年轻人、甚至是高学历者的青睐?盖因这些环卫工、挑粪工岗位有事业编制。
有编制,意味着工作稳定,劳动报酬稳定,社保稳定——不论什么工种,只要有编制,人们就会趋之若鹜。由此可见,时下,一些年轻人愿干或不愿干哪一项工作,计较的并不一定是工资的高低、活计的脏累,而是与就业质量有直接的关联。
国际上对就业质量的内涵已有完整的界定——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工作机会”。简言之,就是人们心仪的工作起码是:薪酬合理,岗位稳定和安全,权益有保障。譬如在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业等行业,之所以出现“就业荒”、“招工难”等窘况,根本原因就是:岗位不稳定、不安全,权益无保障。譬如泥工,虽然日薪220元,权且不说是否被拖欠,关键是工作不稳定,今天挣200元,明天还不知道自己要颠沛流离于何方,至于社会保障,则更无从谈起。像这样的“短工”,遑论什么就业质量和体面劳动?
还有几个案例可佐证就业质量的高低关乎就业的最终选择。太原男子孙远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工作后年薪高达15万元,却参加了今年公务员考试,他称,经过多年的社会打拼,让他明白稳定而且长期有保障的生活,才是他需要的。在宁波,有考生开宾利车参加“国考”,原因也是求稳定、求有保障……
说来说去,时下一些年轻人对就业挑三拣四,对公务员却趋之若鹜,并非好逸恶劳,不求进取;也并非是就业观念畸形,认为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泥工日薪220元,年轻人却不愿干,这只是表象,本质在于岗位不稳定,缺乏稳定的权益和社会保障。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时下,我国正值“人口红利”消失期,有些领域和行业“就业荒”现象将会加剧,这势必会严重制约这些领域和行业的发展,而且也会让就业难现象显得尤为突出。若是每个行业都能有更多的年轻人乐意干,若想让“国考”热降温,不只是在于更新、扭转国人的就业观,关键是,能有法律和政策的保障,确保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能给就业者提供稳定的岗位、权益和社会保障,让每一位从业者干得放心、舒心和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