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2月0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景区免费应当学会算“人气账”

志灵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2月07日   02 版)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公报》发布会上,住建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如生表示,部分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偏高的问题是存在的,下一步将从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采取措施,减少其对门票收入的高度依赖,降低门票价格,“风景名胜区应该回归公益,降低门票价格,从长远看甚至是免票”。(《新京报》12月5日)  

    早在2007年,国家发改委就规定旅游景区票价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但这样的禁令还是没能遏制住一些景区频繁涨价的风潮。一些景区一到3年期满的时间节点,就找出诸如管理成本上升、配套设施升级之类的理由来涨价,以至于著名景区的票价已然步入“百元时代”,甚至有的还朝着“二百元时代”阔步前进。 

    景区管理和配套设施升级,固然会增加成本,但消化成本增加并非只有涨价一条出路,这就像原材料成本上升,商家完全可以通过内部挖潜予以消化一样简单明了。之所以一些地方一遇到问题就想到涨价,是因为通过涨价来消化成本上涨最直接也最容易。加之不少景区都是当地财政收入的“聚宝盆”,涨价的结果是地方财政财源滚滚,何乐而不为呢? 

    可一味盯住票价,将旅游经济的大盘子狭隘地定位在门票经济上,不仅有违景区公益性,也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短视行为。景区涨价短期内可以为当地财政收入增长带来直接效果,但这会“对冲”一部分随景区票价波动而变化的“弹性消费需求”;从长远看,是否划算还真不好说。 

    更重要的是,景区的长远发展,依靠的是旅游经济而非门票经济。在单纯的门票经济之下,景区发展当然是票价越高越好。可旅游经济要算大账,它包括门票经济、餐饮经济、住宿经济、消费经济乃至文化软实力经济。当这些经济因素综合在一起,票价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反倒是“人气账”更值得期待。在算“人气账”方面,杭州西湖景区可谓成功典范。近10年前,当杭州实施西湖景区免费新政时,面临着巨大压力,门票收入和管理投入两者一减一增,使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每年增加约7400万元的负担,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看似“舍”去了一张张门票,西湖却激活了“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旅游休闲消费:游客人数大幅增长,在杭州的平均停留时间增加了半天,带动了当地旅游年综合收入快速增加。2011年,杭州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63.84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317.5%;旅游总收入1191亿元,比2002年增长305.1%,旅游收入的增幅明显高于同期杭州市GDP的增速。 

    两相对比,“人气账”的“比较优势”立刻显现。显然,若要从当地长远发展考虑,多算算“人气账”,就会发现景区免费不是“让利”而是“获益”,明智的景区管理者更应该支持而非反对景区免费。但必须指出的是,算“人气账”虽更有益处,但它本质上是让景区效益惠及民众,属于典型的“藏富于民”,而算“门票账”实际上更多是为了增加公共财政收入,属于典型的“藏富于政府”。是否支持景区门票免费,也是检验景区所在地政府是否践行“藏富于民”理念的试金石,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用社会共识推进反腐“提速”
“仇官”是特权崇拜的另一面
听信世界末日的谣言,糊涂!
景区免费应当学会算“人气账”
谁最清楚官员的日常表现
李俊文营造的“金瓶梅世界”
官博如何实现“远程民主”
吃空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