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重构“名表事件”中的信任链条

邓海建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2月11日   02 版)

    12月8日,甘肃省纪委就网传“兰州市长袁占亭疑戴名表”事件作出回应,称袁占亭所戴的3块表中,价格最高的只有25100元。随后,爆料人“周禄宝”表示,对于甘肃省纪委的调查结果非常不满意。“网络陆续提供了兰州官员袁占亭在当地快速公交BRT工程建设中涉嫌不作为、老婆参与等直接有据可查的问题,而甘肃省纪委对此并没有做出回应。”爆料人表示,已拟好相关材料,将其寄给中央纪委。(《成都晚报》12月10日)

    当反腐成为公共治理的常态,在“爆料——辟谣——质疑——断论”的跌宕起伏中,不仅检阅着世态人心、权力生态,更考量着监督理性、公信质地。“名表事件”稍有风声,秉持对权力者的合理质疑,公众自然倾向于宁信“爆料人”的求证,这个道理不复杂:一是在反腐需要极大勇气和胆识的当下,“爆料人”敢于面对镜头、面对民众,“应该”不会是无中生有;二是地方监督部门的回应从逻辑和证据上看,显得未必那么扎实。当然,真相从不会来自“应然”,只有板上钉钉的“必然”,方有公平、正义可言。

    毋庸讳言,“表哥”、“表叔”等反腐实证,某种程度上坐实了民意“无风不起浪”的一些偏执。当这样的想象,代偿了制度求证的严谨,即便多多“得逞”,依然不能说是公民社会之福。那么,仔细甄别一下,“名表事件”中的声音,确实有值得公共议题警醒的部分——最要命的,是“无限不信任”——当公权部门失去信用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是一个悖论:政府永远是要接受民意挑刺的,公信永远是要被质疑的,那么,在官民对话或博弈的时候,信任就是永远不存在的?眼下而言,重构“名表事件”中的信任链条,也许与穷究“名表事件”的真相一样重要。

    首先,面对公共事件,最理想的状态是“政府懒于辟谣,科学机构(专业监管)精于辟谣,行业协会忙于辟谣”。因为政府往往利益攸关,多说无益;而科学机构或善于求证的制度能给出理据分析,身份独立而更易于表达;至于行业协会等,扮演救火角色,缺哪儿补哪儿。遗憾的是,我们习惯于动辄以政府权威出面“否认”,屡搬石头自砸脚面之后,反而平添了民众的不信任感。

    其次,尤其是涉及贪腐线索时,信任的前提是公开透明。“名表”不过是个引线,就如当年的“九五之尊”,民众的不信任在于:名烟、名酒、名表固然消费得起,只是,在这些看得见的奢华之外,还有没有别的说不出来源的消费行为?对细节的吹毛求疵,不过是财产公开缺位后的“不得已之举”。财产申报及公示不能到位,“怀疑一切”就成为“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美好借口。

    有人说,“怀疑与解释之间的不对称性在于,怀疑可以无穷无尽地进行下去,而解释的理由却总有个尽头。”类似“名表事件”,靡费在猜谜与解谜上的公共资源日益高企,而一旦事件坐实,信任链条不能有序重建,则加在信任失衡与断裂上的砝码更为沉重。重构“名表事件”中的信任链条,寄望于更为理性与制度化的反腐路径,蛛丝马迹才不至于放大成可疑的偏执情绪。

分享到:
重构“名表事件”中的信任链条
反腐微博仍未超出爆料的范畴
不让心怀恶念者玷污义卖的纯粹
强捐不可能建成“森林城市”
救护车无人让道,该罚谁
税费轻,收入才能倍增
长征不需要华而不实的“申遗”
微博谣言:止于公开和竞争
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