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一部名为《飞扬的青春》的电影在全国各大影院线上映,尽管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票房异常火爆,但这部讲述支教志愿者故事的青春励志电影,依然赢得了许多青年的青睐。
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当天,西部计划志愿者唐学智站在电影院门前,影片的宣传语一下子就把他吸引住了——“一首西部山区感人肺腑的铿锵之歌,一篇真实展现共青团青年志愿者支教的漫长画卷,一部纯青年志愿者自编、自导、自演的真实电影”。
90分钟的影片结束后,唐学智觉得自己内心深处被击中了,“好像自己照镜子,跟着电影回到了那段志愿服务的日子。”
鲜为人知的是,这部电影的出品方之一是共青团贵州省委,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全国发行。“这应该成为一场产生多重效果的精神盛宴。”团贵州省委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宋静说,拍这部电影,是希望曾经做过志愿者的青年能从中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希望正在做志愿者的青年能从中感悟更深刻的志愿服务理念,希望暂时没有志愿服务实践的青年能受到鼓舞,加入志愿者队伍。
影片上映几天后的一场观影交流会上,主创团队很欣喜,他们感觉创作时的希望没有落空。
影片中有个故事情节:支教老师和乡村老师发生争执,起因是一个学生午餐前没有洗手。交流会上,这个情节引起了贵州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成员毕爽和穆华明的争论。毕爽认为,如果没看这个电影,自己会像支教老师那样强行要求学生洗手,但看了以后,自己以后会暂时尊重学生和老师的习惯,慢慢引导他们改变;而穆华明则认为,志愿者应该强行要求学生洗手,好习惯要随时养成。
这样的争论逐渐演变成对志愿服务方法的探讨,又逐渐上升到对志愿服务精神的探究,最后,这两名同学得出个共同的结论:还需要看到更多的志愿服务案例、知识和文化产品,以指导自己的思考。
只参加过一次志愿献血活动的李佳兴认为,影片带给他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直观冲击,让自己脑子里抽象的志愿服务“口号”、“标语”变成了活生生的案例。
会上,有人提问:为什么这部故事结构并不算新颖、低成本制作、没有大明星参演的志愿者电影能引发这么多关注和思考?
毕爽说,这说明反映志愿服务的文化产品少了,指导志愿者具体操作的“方法论”少了。
团贵州省委副书记、贵州省志愿者协会理事长涂妍同意这样的看法,在她看来,过去“一声号召大家参与”的志愿服务发动阶段已经见到了成效,越来越多的青年以参与志愿服务为荣,现在需要提升的是打造志愿服务的文化氛围,挖掘出更多志愿服务的内涵,推出产品,形成“方法论”,为更高质量的志愿服务做保障。
从今年初开始,团贵州省委就在为打造志愿服务文化产品努力。除了投资参与拍摄这部讲述志愿者故事的电影外,一部反映志愿者精神风貌的宣传片、一首在志愿者中广为传唱的歌曲、一本记录了89名在山区支教的志愿者心路历程的书、一份每月面向社会发行的志愿者杂志相继出炉。
目前,团贵州省委正努力运作贵州志愿者阳光公益平台,在这个公益平台中,每个人都能发布需要帮助的信息,每个爱心人士或者每个志愿服务团体也都能发布自己可以提供的帮助,通过平台的交互对接,双方能够很快取得联系,进一步“点对点”地筹划志愿服务活动。
在公益平台服务的志愿者张行巍说,未来,可能你上传了一个需求后,平台马上就能配发出几个类似的志愿服务案例和心得体会,再有志愿者跟帖发出讨论,志愿服务的执行方根据各方经验做出优化方案,随时“晒”出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故事、感悟、照片和视频。
“这是一个完整的志愿服务对接过程,更是一个志愿服务文化传播的过程。”张行巍说,久而久之公益平台就会积累成一部线上的志愿服务宝典,“相当于一本志愿服务大辞典。”
团贵州省委书记马宁宇表示,志愿服务需要大量实践者,当志愿服务渐渐成为青年新风尚时,团组织的服务必须跟得上青年的脚步,为青年志愿者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拓展更广阔的交流学习空间,让志愿服务的路子越走越宽,也让志愿精神在青年心中越扎越深。
本报贵阳12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白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