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江西财经大学:

创业教育与各专业课教学融为一体

本报记者 李菁莹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2月17日   09 版)

    周志培,江西财经大学计算机系大三学生,他的深澜软件公司已经顺利入驻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3个月,在这里,他的团队不仅可以享受房租、水电费减免的优惠,获得创业导师的专门指导,还可能获得小额贷款和学校创业基金的支持。

    更让周志培看重的是,从“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2007年成立,5年来,已经成功“孵化”出年营业额达亿元的企业,这让以校友王文京为榜样的周志培充满创业激情。

    用友软件董事长王文京被誉为“中国软件首富”。

    “校友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在王乔的办公室,这位“土生土长”的江西财经大学校长这样评价。在王乔的力主下,学校创建了“校友馆”,历届杰出校友的创业故事震撼着每一个进馆参观的人。

    “财大的学子身上有着很浓的创业特质。”王乔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目前在上市公司担任董事长的江西财大校友,至少有30多人。在挂满杰出校友头像和事迹的“校友馆”里,“风雨创业路”的故事丰富饱满:王文京创办的用友软件成为亚太本土最大的管理软件供应商;顾庆伟创办的鼎汉技术成为国内轨道交通信号智能电源系统的老大;朱星河创办的恒大高新是国防抗磨蚀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王乔认为,这么多创业有成的校友与学校突出“创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分不开。

    2002年,江西财经大学确立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目标。2007年将其写进了《江西财经大学章程》,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教育理念。

    10年来,学校先后4次对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调整,创业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专业课程之中,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创业教育课程”的课程体系结构。创业教育与各专业课教学融为一体,同步进行。四类课程大致分别占总学分的40%、25%、30%、5%,对所有专业设置了创新实践学分,规定所有学生必须获得6个创新实践学分。

    一个财经类院校,为何却把“创业教育”提升到如此重要的位置?王乔不认可大学“重科研轻培养”的观点和做法,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大学应该以培养人才为根本,而创业型人才身上所必须具备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强、吃苦耐劳等素质和能力,是所有就业岗位都欢迎和需要的。而且,创业型人才,不仅可以自己实现就业,还可以带动其他人就业,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当下,着力培养创业型人才显得尤其必要。

    在王乔眼中,创业不分贵贱,“前几天,有一个刚毕业的研究生开了一个蛋糕店,还专门请我去吃蛋糕,我特别高兴”。“不要认为研究生开蛋糕店是大材小用,创业不以小为耻”,王乔说,只要是他们愿意喜欢从事的事业,就值得追求。

    在江西财大,鼓励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等,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去创业,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

    王乔认为,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不是为了让在校大学生赚取更多的金钱,而是为了让在校大学生体验创业全过程,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他们走上社会创业积累更多的创业经验,避免以后在创业过程中少走弯路。他不赞成大学生创业而忽视学业,“在校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但两者不矛盾。在校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将专业知识和创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践锻炼重新发现专业知识的不足和欠缺,反过来更好地促进学习”。

    为了避免“重创业,轻学业”情况出现,该校规定在校学生大二下学期才能开始创业,将创业的在校学生集中在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创业团队人员“轮流上课,轮流办公”。

    作为该校“创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验创业的平台”,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每年有50多个创业团队入驻,已孵化出10多家企业,其中年营业额超过亿元的企业有1家,年营业额达千万元的企业有3家,年营业额达百万元的企业有7家。

    该校成为全国30所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高校、全国24所承担教育部“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的高校,以及全国50所就业经验典型(创业带动就业)高校。

分享到:
用绒线编织浓郁民族风情
一个大学生屡败屡战的创业经历
不应闭门造车,该去找“明白人”请教
写创业计划书是一个沉下来的过程
创业教育与各专业课教学融为一体
休闲裁缝店先要打品牌
吉大启动关怀弱势儿童项目
百创沃3G原创APP创业大赛落幕
微校直播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