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近六成受访者确信图书馆不会在数字时代消失

61.9%的人期待图书馆成为当地居民的文化交流中心

本报记者 孙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2月18日   08 版)

    12月8日,湖北武汉,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个移动4G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向市民试开放。图为高科技互动游戏吸引小读者。CFP供图

    前不久杭州一个有关图书馆服务与社会教育的学术研讨会上,杭州图书馆馆长楮树青提出“有人说图书馆会被谷歌取代,不知各位是否同意”的问题,引发人们热议。进入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改变,图书馆将如何应对数字化浪潮的冲击?图书馆真的会因此消失吗?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中国雅虎和民意中国网,对257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有79.6%的人认为“互联网搜索更加便利”确实影响了图书馆的“上座率”,但依然有近六成(59.9%)受访者确信,图书馆不会在数字时代消失。

    仅18.8%的受访者最近三个月常去图书馆

    当被问到“最近三个月里,你去图书馆了吗”,只有18.8%的受访者“经常去”,43.6%的人说自己“没去过”。“查找资料”是人们去图书馆的主要目的(62.7%),其次是“读书”(48.5%),第三是“休闲,打发时间”(25.7%)。

    “图书馆是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抹不去的回忆。”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李先生说,“我的家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座不错的图书馆。那时网络没那么发达,书店的书很贵又很少,去图书馆成了我们最好的选择,还缠着父母给办了借书证。每当坐在图书馆里,捧着那散发浓浓墨香的《读者》、《奥秘》等杂志,总能感觉到心与外面世界的联系。图书馆让童年的我打开了眼界、认识了世界。我觉得,图书馆是我智慧的启蒙,是我之后求学之路一帆风顺的原因。”

    “真希望将来我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图书馆,但感觉现在越来越没有时间和心情去图书馆了。”他说。

    56.2%的人认为图书馆的资料更新太慢,检索麻烦

    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搜索引擎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引发了一场信息检索方式的革命。调查中,93.5%的人读书和查资料首选方式是“上网”,选择“去图书馆”的人只有40.1%。

    是什么导致了图书馆“上座率”下降?调查中,79.6%的人表示是“互联网搜索更加便利”,56.2%的人认为是“图书馆的资料更新太慢,检索麻烦”,47.0%的人指出是“图书馆数量太少,不方便经常去”,38.4%的人认为是“图书馆功能单一,管理落后”。

    一位来自陕西商洛的受访者说,现在图书馆藏书的更新实在是太滞后了,发行时间在两年之内的书基本看不到。“书少,时间也不方便,所以我只能把借阅证退了,离开图书馆了。” 

    “很多图书馆建造得很豪华,有价值的书却很难借到。许多图书馆经营不下去就出租给培训班,过度商业化严重影响了图书馆本应承担的公共责任。”浙江杭州市民孙启勤说。

    民意中国网网友石树说:“在上世纪80年代,我老家县城的图书馆还保持对外开放,后来地方政府大搞建设,图书馆却大门紧闭了。小地方的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图书馆促使他们热爱知识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此绝不能忽视地方图书馆的建设。”

    59.9%的人确信在数字时代图书馆不会消失

    在数字时代,图书馆会消失吗?调查中,59.9%的人明确表示“不会”,21.7%的人表示“不好说”,仅18.3%的人认为“会”。

    谈到对未来图书馆的希望,69.4%的人建议“建立更大数据库,方便读者信息检索”,61.9%的人期待“成为当地居民的文化交流中心”,52.9%的人希望“分布更广更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49.1%的人希望“成为居民文化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基地”,37.4%的人建议“增加更多功能,例如下载电影音乐等”,38.5%的人建议“增加咖啡厅茶室等,让人更舒适放松”。

    杭州图书馆服务与社会教育学术研讨会一名参会人员表示,他认同图书馆绝不会被谷歌取代。“一是二者性质不同,公益性的图书馆面对的是全体,而商业性质的谷歌不是;二是从受众获取信息的角度看,谷歌也许比图书馆便捷,但不会更系统、更全面;三是图书馆的独特文化氛围和人文关怀,是受众在谷歌上是享受不到的。”

    美国多明尼克大学图书馆信息学院助理教授高轶军认为,图书馆要想顺应数字时代的要求,焕发新的活力,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对读者的宣传和培训,让大家意识到搜索引擎不是万能的,图书馆仍有许多藏品和数据库是搜索引擎无法找到或无法免费访问的。就青少年而言,要着力对他们进行“网络保护”,最好能把国内去网吧打游戏的孩子“拽”进图书馆。

    其次,“东西要硬”。现在一些公立图书馆精品不多,对电子内容的投入尤其不够。另外,如果能更重视对知识产权、著作版权的保护,图书馆里免费的图书和音像资源会变得相对稀缺,就能让更多人觉得有必要走进图书馆。

    第三,要改变以前“板着脸”的办馆风格。一是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工具,既可以扩大影响,也可以观察读者需求作出馆藏调整;二是营造轻松的氛围,提供学习环境,比如,开辟宽敞的阅读空间,提供免费无线上网,引入适合清谈的茶馆空间等。

    最后,要扩大图书馆的覆盖面,大力投入。美国图书馆界有一句名言:“你关闭一座图书馆,就准备开一座监狱吧。”。所以,有关部门要重视起来,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

本报记者 孙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12月18日 08 版

92.5%受访者直言现在“缺假”
谁让谁吃亏?95.2%受访者感叹当下社会缺失礼让精神
近六成受访者确信图书馆不会在数字时代消失
英国人休假很少“一窝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