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第三职业: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本报记者 蒋肖斌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2月25日   09 版)

    《行政部之年会来乐》排练现场与剧照

    北京柏拉图实验剧场,演出即将开始,灯光暗下,声线优美的女声广播:“请观众把手机调成振动或静音,带小孩的观众请把小孩也调成振动或静音,没带小孩的观众请把小孩带来,再把他调成振动或静音。”一本正经的调侃瞬间冲淡了原本只可远观的神圣艺术气氛,随之而来的是台下轻松会意的笑声。正值岁末,第三职业戏剧联盟应景新排的话剧《一个白领的自我修养》第一季——《行政部之年会来乐》,正在这个只有300个座位的小剧场里上演。

    在台上,他们是大龄未婚的女老板、离婚带着儿子的行政部总监、温婉不输女子的市场部男总监、仙风道骨的快递员;回到台下卸了妆,他们又恢复了原有身份——职业歌手、公司白领、设计师、节目主持人。从加入第三职业戏剧联盟开始,他们埋藏已久蠢蠢欲动的戏剧梦就被重新打捞。不会台词、不会演戏,统统没关系,虽然没看过《演员的自我修养》,但在这里,“其实,我是一个演员”这句话,每个人都相信。

    剧社里什么人都有

    第三职业戏剧联盟成立于2011年年底,如今已有20多个单位剧社的团体会员和六七百人的个人会员。戏剧爱好者通过微博、电子邮件、QQ群就可以报名加入。

    什么是第三职业?联盟主席金华民解释道:“第一职业是我们从事的本职工作,为了生活;第二职业是利用业余时间做的兼职,为了活得更好;第三职业就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如果这个梦想是上台演戏,那就来我们第三职业戏剧联盟吧。这里不仅可以实现你的舞台梦想,你还能在舞台上体验另一个人的人生,这是一种第三职业。”

    《行政部之年会来乐》讲述的是办公室里的故事,临近年末,怎么办年会成了行政部最头疼的事情。而老板与下属情感纠葛不断,导演系毕业的女大学生“沦落”为公司前台,市场部人员构成阴盛阳衰、导致男总监格外有“女人味”等桥段,虽是编剧出品,据说也有源于生活的真实故事。年会最终被导演成了一出全公司参与的话剧,戏中人也在演戏。

    演出结束后,所有演员一齐致谢,分别介绍自己的职业:设计师、歌手、文化礼品老板、媒体公关……唯独没有一个专业的演员。

    市场部总监的扮演者吴大旭是一名设计师,被称为全剧组最爷们儿的男人,与台上扭扭捏捏、唠唠叨叨的形象判若两人。吴大旭从未学过表演,这是他第一次登台,为了这部话剧,他每天晚上从7点排练到快半夜,坚持了一个多月。“这个角色和我特别不像,我在生活中根本不愿意说话。”吴大旭说,“演戏能让我站在舞台上释放自己,得到自信,其实我在生活中挺自卑的。”

    媒体公关隋京京在剧中饰演“90后”公司前台,还未卸妆,得意地跟记者说:“我实际年龄28岁,但你不觉得我看着挺年轻的吗?没准儿明天我可以演财务总监,特别过瘾。”她在剧中有一段长达几分钟不间断的台词,“光背这一段就花了4个小时”。因为每天晚上要排练,隋京京不无遗憾地感叹“已经一个多月没逛商场,也没去成香港”。虽然没有亲友粉丝团来看她这天的免费演出,隋京京还是很快活地预言:“以后他们都得自己掏钱买票来看!”

    席雯在话剧的最后才出场几分钟,但她是第三职业戏剧联盟的资深成员,参加了几乎所有剧目的演出。联盟中流传着一个她的段子:席雯有三星期的年假,怎么休法,她先请示的不是老板也不是老公,而是联盟负责人,因为她休年假的唯一目的就是利用这个假期多排几天戏;后来,她索性说:“要不我生个孩子吧,可以休7个月, 这样一辈子的戏都排出来了。”为排话剧生孩子,席雯也许是第一人。

    小话剧传递正能量

    “在舞台上,你可以说真话,不用说谎。”这是隋京京在剧中的一句台词,让在座很多观众觉得深得我心。柏拉图实验剧场位于北京的CBD(中央商务区),写字楼林立,小白领成群,职场压力弥漫在这块区域的上空。隋京京说:“像我们做公关的,一边要和媒体打交道,一边要和客户打交道,我们在中间受夹板气,这个角色让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金华民认为,第三职业戏剧联盟的演员都有自己的工作经历,他们的表演是生活的反映,而不是纯舞台技巧,所以更能贴近台下观众的心理。金华民说:“虽然他们不专业,舞台和生活分得不是那么清,但表演很真诚,一场戏下来,最开心的是演员。”

    “我翻了翻话剧史,中国从100年前有话剧开始,一直就是反映社会问题的。我认为小剧场话剧特别能够反映当今社会一些敏感的东西,而且年轻人喜欢。我不反对话剧的批判性,但青年不光要学会批判、学会发现问题,更应该学会怎么解决问题。如果直接告诉大家‘你应该怎么样’,就成了说教;而通过舞台真实情况的模拟,年轻人可能就会自然而然接受,并学会怎么去传递正能量。” 金华民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共青团北京市朝阳区委副书记。

    “正能量”的传递就不仅是从台上到台下,第三职业戏剧联盟让这些戏剧爱好者圆了戏剧梦,更成为他们在这个城市中的另一个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水泥森林中难得的温情。

    44岁的籍翀可能是联盟中年纪最大的,他是一家文化礼品公司的老板,衣食无忧之余来这“体会二十多年前的心情”。他为联盟做了一面旗帜,每次排练给大家带吃的,还把自己的助理拉来给剧组帮忙。他在剧中扮演销售部总监,每天晚上排练到12点半,地铁公交都没了,他就开车把住在同方向的人一个一个送回家。“不像老板。”这是大家对他最直接的表扬。

    理想要有,盒饭也要有

    第三职业戏剧联盟目前由一家话剧制作机构“戏逍堂”来负责人员的招募、培训,并由它提供排练、表演场所和排戏的所有费用,对联盟成员而言,则是完全免费,戏逍堂将这种模式称之为“盒饭+理想”。《年会来乐》演出结束后,戏逍堂的一位负责人上台致意,他直言:“我们做这部戏的目的很简单,就两件事,一是让CBD的人们下班之后有一个释放自己的地方,二是希望大家回去之后如果有生意,就帮我们多介绍点活吧。”

    其实,像第三职业戏剧联盟这样的非职业剧社在北京并非少数,有几十家之多,名气较大的有三里屯隔壁剧社、非职业戏剧研修会、明皓剧社等,每年还有非非(非职业非商业)戏剧节、风马牛戏剧节等专为非职业戏剧设置的展演活动。

    成立于2007年的三里屯隔壁剧社,因《暗恋桃花源》中的一句台词“隔壁剧社都是些什么人啊?隔壁剧社什么人都有!”而得名。不过,由于没有政府和商业组织的支持,隔壁剧社最初的日子并不好过。社长佩佩说:“场地是剧社生存最大的问题。暖和的时候就在动物园找个空地,冷的时候去过酒吧。但酒吧经常被传销的、卖猫粮的人包场,我们就被赶出来。”2008年年初,隔壁剧社得到了三里屯街道的支持,为其提供每周六下午免费的排练场地,这才结束流浪生涯。

    排练场地解决了,排话剧依然需要成本,隔壁剧社通过演出售票、植入广告等方式勉强负担。所以,省钱是当务之急,剧社把每部话剧的成本控制在3000元,所有能自己动手的活就绝不花钱。佩佩传授了省钱之道:“剧本是我写的,音效是我老公做的,导演、舞美、化妆、服装,剧社都有人会。演意大利风格的话剧,我们自己钉亮片、扎花边;演《僵尸新娘》,就买来黑衣服,自己把塑料骨头缝上去。” 

    佩佩说:“每个星期六我们都会在这里。我们30岁的时候在一起,50岁的时候还在一起。”不过,有的非职业剧社就没那么幸运了。据《北京日报》的一篇报道,每年九、十月份,非非戏剧节的主办方都会向参加过上一年活动的剧社发出征集剧目的电子邮件,但只有一半邮件能得到回复,其余的都没了音讯。

    第三职业戏剧联盟的文学顾问杨乾武,是北京戏剧家协会秘书长,他一贯支持非职业戏剧的发展。他认为,联盟为非职业戏剧搭建了一个平台,不追求盈利,而是戏剧文化的一种普及。对于非职业剧社的举步维艰,杨乾武的建议是与社区结合。“戏剧是一门综合了文学、音乐、表演的综合艺术,如果能走进社区与群众文化结合,对全民艺术素养都是一种提升。现在一说群众文化,好像就是扭秧歌,太缺乏创意。”杨乾武说,“非职业剧社自己面对市场会很无助,如果社区能给它一点支持,对整个文化建设都有帮助。” 

    隔壁剧社的成员“子弹”在北京过得并不宽裕,家中多次催促他回老家继承家族产业,催到第六次时,他回家了;四个月后,他又回来了。“子弹”说:“我不想一辈子为了一堆数字活着,人生需要乐趣。我可以回北京和别人合租不到20平米的小屋,可以每天自己烧菜做饭,可以走路上班,但这些让我开心。”如今他在北京的物质生活也步入正轨,“如果把老家的收入比喻成一辆汽车,北京的收入也就是个汽车轮胎,但我有信心以后也会是汽车。”盒饭和理想都有了,“子弹”很开心。更开心的是,他还在剧社里找到了女朋友,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分享到:
第三职业: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久违了,喜剧的力量!
最丑雕塑:给社会的一记耳光
到影像里寻找168年前的中国
麻辣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