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旁白

久违了,喜剧的力量!

汤嘉琛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2月25日   09 版)

    如果此刻你还没去电影院看过演员徐铮的导演处女作《泰囧》,或许这才真是一件囧事。

    当众多烧钱大片近两年普遍以亏损收场之时,这部投资仅有3000万元的小成本电影,正以黑马之姿刷新国产影片的各种票房纪录——三天票房过亿,四天过2亿,五天过3亿,七天过4亿,目前已经坐六望七,年底以前成为内地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华语片基本已板上钉钉。票房与口碑齐飞,很多去电影院买票看《泰囧》的人,恍然间都有春运“一票难求”的错觉。 

    《泰囧》的成功并非偶然。与以往贺岁喜剧的小品式幽默或无厘头搞怪不同,这部电影的每个笑点都经过了巧妙铺垫和精确设计,基本不会觉得生硬和刻意。徐铮、王宝强、黄渤三人组成的“囧神”组合,在喜剧市场具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全覆盖式的影片宣传不容忽视,13款海报、9个预告片、8个传统特辑、7个独家纪录片与海量的微博好评,撩动了大家的观影兴趣。此外,这个月上映的纯喜剧仅此一部,而且同档期的另两部大片都稍显沉闷和压抑。

    不过,我更倾向于将《泰囧》的成功,归因为喜剧的力量。尽管往年那种全明星阵容、合家欢喜剧的传统贺岁片,在如今的贺岁档早已难觅芳踪,但人们对贺岁电影依然怀有一定预期。换句话说,市场为喜剧片预留了大量的观影需求,只要能拍出质量过硬的喜剧,观众依然很乐意为笑声埋单。一部“让人笑得死去活来”的《泰囧》,迎合了市场和观众的需求。

    这部公路伙伴题材的小成本喜剧,没有可与竞争对手叫板的大制作大场面,更没达到可以用“深刻”来形容的高度——连《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种“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争议空间都没有。绝大多数观众可能刚走出影院就把这部片子给忘了,只是单纯地觉得之前的观影过程很愉快,但它成功地让观众将笑声留在了影院,将快乐留在了心中。

    就连导演徐铮也承认,这部电影没有那么好,“它的成功有一定的侥幸和运气”。事实也是如此,《泰囧》正是用它令人目瞪口呆的成功,显示了观众对喜剧电影的“饥渴”,也显示了大多数导演对观众这种诉求的无视。当越来越多的导演都开始烧钱拍大片时,当越来越多的投资方都将大制作、特技作为票房保障时,一贯以小成本为底色的喜剧电影,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逼仄。在这种非理性的市场中,一旦某部片子逆市突围,势必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泰囧》和几年前的《疯狂的石头》一样,都可以视作新式国产喜剧的优秀代表。无论是它讲故事的方式和节奏,还是影片中的语言和“包袱”,抑或是影片后期的包装和推广模式,都更能契合观众如今的审美习惯。它们相较于周星驰时代的喜剧片,在艺术手法方面已经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也更能适应如今这个类型更加丰富、市场分化更加明显的贺岁档。

    贺岁档是国产影片容量最大的一个档期,也是每年国产影片提升市场份额的重要着力点,观察贺岁档所呈现的各种现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电影产业和市场的重要渠道。《泰囧》的成功,带给中国电影业的不应只是一个票房神话,而应该有更多深层次的反思。

    当我们思考中国电影的困境和出路时,未必只有“模仿好莱坞大片”这样一座独木桥可走,用烧钱的方式拍电影甚至可能将中国电影带入歧途。民族的往往就是世界的,像近年间快速崛起的印度和伊朗电影一样,像充分展现了喜剧力量的《泰囧》这样,让影片更接地气,从本土文化中寻找灵感,或许是中国电影的另一条出路,而且是相对更宽广的一条出路。

分享到:
第三职业: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久违了,喜剧的力量!
最丑雕塑:给社会的一记耳光
到影像里寻找168年前的中国
麻辣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