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校园来信

不是我们没激情,只是现实太骨感

简静贤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2月26日   02 版)

    轰轰烈烈的应届生求职季已经开始了好几个月。一如既往的,就业形势、就业选择都是大家关注的话题。就业形势不好,政府和学校就鼓励学生多留意中小民企,或者创业。但同样不变的,公务员、国企还是许多人的第一选择。

    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有150万人报考,创历史新高。热门职务是“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的竞争态势。每到这时就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年轻人一味追求“稳定”的生活,该有拼搏的冲劲去哪儿了?

    说到这里,笔者想起了自己的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同时拿到了两家企业的录用通知。两家企业都是不错的名企,区别在于一家是民企,一家是国企。其实民企提供的岗位、薪资一点都不比国企差。民企的岗位在笔者看来很有发展前景,薪资更是比国企要高出挺多。可是,朋友还是犹豫不决。撇开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因素不说,朋友犹豫的主要原因就是“另一家是国企啊”。

    看看,这家大型民企提供如此有竞争力的职业机会和薪资,在堂堂国企面前还是得矮一头。在人们眼中,国企的工作似乎与公务员无异。虽然薪酬不高,但是福利足够好,而且压力没那么大。人员机构臃肿、毫无创新能力成为某些国企的代名词,这对于一间企业来说何其悲哀。这样的企业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也没可能长期生存。但是在中国却可以,而且让年轻人趋之若鹜。

    这是为什么?因为中国的这些国企才是真正的“大而不倒”。尽管国企改制已经多年,但劣根性依然没有办法根除。他们依然可以倚仗国企的身份,轻易地拥有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例如政策支持、融资支持、土地资源。反观民企,尤其是中小型民企,要融资不是一件易事,甚至是莫大的难事。中小民企融资渠道很少,民间融资不开放,银行贷款的门槛又高。这样的商业环境把许多寻求发展的民企都挡在了门外。尽管中央近期一直强调要破解中小民企贷款难的问题,但经济形势好的时候都不容易拿到的贷款,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期又能拿到多少?这市场自己心里有数。至少从大学生的就业取向来看,公务员和国企还是很多人的最优选择。可见,大学生们对民企的发展前景的信心并没有增强。

    人都有寻找安全感的心理需要。有谁愿意把自己的前途交到一家朝不保夕的企业里?政府在鼓励大学生创业,鼓励大学生到中小民企里寻找就业机会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如何才能让民企与国企有平等发展的机会,给大学生一个公平的商业竞争环境?

    在笔者看来,“大学生应不应该求稳”是一个伪命题。做公务员也好,去国企也好,去民企也好,本来都只是个人的职业选择。有人愿意选择安稳的工作,简简单单地过日子;也有人更愿意闯闯看,成败都是新机会。只是因为竞争环境让人太没安全感,好像失败的几率总是大大高于成功的几率。即使年轻人内心有拼搏的冲劲,谁又会那么笨,自己跑去当炮灰?

    求稳不求稳只是不同人对人生的憧憬罢了。可悲的是,拼劲被无奈的现实磨蚀掉。

分享到:
高层为政治公开透明树立了典范
处理“收钱销分”重在举一反三
不是我们没激情,只是现实太骨感
不能让校车安全的承诺变成一句谎言
今天你“下流”了吗
“禁酒令”无需对酒企投鼠忌器
请得起大牌 却留不住大牌
且慢对“垃圾肥种菜”口诛笔伐
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