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今清楚地记得,1978年国庆节后,我第一次见到复刊后的《中国青年报》。那时,我从未想到我的人生,或者说命运,将和这张报纸发生如此紧密地联系。
1978年,我成了一名大学生,《中国青年报》这道最强劲最耀眼的光照亮了我渴求启蒙的大脑。作为班里的团干部,我仔细阅读每一期中青报,并推荐给同学。中青报让我感受到这个正在觉醒的民族每一天强劲跳动的脉搏和风云激荡的历史脉动。
初为人师,“未来班”是我教育诗篇的第一行美丽文字。我自费订阅报纸、建报栏,让同学不出教室就可阅读中青报,我把中青报作为语文课外教材,每天中午给孩子们朗读好文章。1984年7月,我的“未来班”毕业了,我给中青报寄去一份自编班史《未来》。很快,我在邮箱里发现了一封来自《中国青年报》的信,里面是一份7月26日的报纸,我写给学生的毕业赠言和我班高虹同学的文章见报了。这是我的名字第一次以铅字方式出现在全国大报上,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中青报特为这组文字写了编者按,短短几行文字,让我热泪盈眶,第一次感到自己和中青报贴得这么近、这么紧。
顺应着时代的改革浪潮,我也以自己肤浅的想法和幼稚的行为开始了教育探索,以民主方式管理班级、教育学生。我继续着教育之旅,在中青报的陪伴中收获成长、走向成熟。教育的成熟于我,已不仅仅是浪漫的激情,更是庄严的思考。我陆续向中青报寄去我的思考,《她给教育者留下了什么“遗产”》、《把教师的权威转化为集体的权威》、《用“法治”取代“人治”》等作品见报,让我得到来自中青报的鼓励和认可。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我和中青报有了更亲密地接触,我时刻关注着中青在线的“青年话题”板块,现实关怀与历史忧思,国际热点与国内焦点,“行而上”的思考与“行而下”的关注都在这里汇聚与对话。后来,我有幸参加了“中青在线”开通一周年庆典,来到了海运仓2号的中国青年报社,见到了多位编辑记者老师和如多年好友的网友们。
我对《中国青年报》有太多的情感需要抒发,有太多的故事需要讲述。当我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张张发黄的中青报时,这位“老友”将我的思绪带回青春时代,我的青春被《中国青年报》点燃着。从青年到中年,从读者到作者,以时间为序排列我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文字恰好是我从教以来教育思想发展的脉络。那一篇篇变成铅字的文章,是“用思想点燃青春”的见证,让我一次次看清我自己、认识我自己。
(作者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著名教育专家)
“寻找《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第二届)暨邀请报道对象回家”活动正在进行中,参选材料请发送电子邮件至cydreader@163.com或邮寄至:北京市东直门海运仓2号中国青年报社发行部收,邮编:100702。详情请登录中青在线(www.cyol.net)活动专区或“中国青年报读者俱乐部”官方微博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