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团成员和各位导师一起展开长卷见证中国高校国际交流社团联谊会成立。
本报记者 李建泉摄
本报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王素洁)今天,中国青年有了自己的国际对外交流平台。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携手全国42所“211”、“985”高校及部分语言类特色院校的团委及外事部门,在北京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高校国际交流社团联谊会,92家高校国际交流社团成为首批会员。这是全国首个高校国际交流社团联谊平台。
经过激烈角逐和投票选举,11名来自不同高校国际交流社团的骨干成为联谊会的首届主席团成员,他们是:谢钰玮(上海外国语大学)、薛娇娇(华中科技大学)、于凡(外交学院)、赵闯(吉林大学)、许天阳(清华大学)、徐干城(武汉大学)、任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楚(厦门大学)、孙伊宁(中国人民大学)、卫卓睿(复旦大学)、王芳琳(南开大学)。
会上,部分主席团成员介绍了对联谊会未来发展的愿景和规划。华中科技大学的薛娇娇认为,联谊会不仅是高校的社团,而且应成为青年民间外交的“主阵地”,让更多青年在这个平台上沟通世界、传播中国。
外交部、全国青联、全国学联、欧美同学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国家留学基金委,以及北京市东城区政府等单位的代表,各高校国际交流社团的指导老师和学生骨干共100多人出席了成立大会。
成立大会上,前驻法国大使吴建民、前驻比利时大使张援远、前驻纳米比亚大使任小萍等受聘为联谊会导师。此外,主席团还向3家支持单位代表颁发了聘书。
当天下午,与会人员就“全球视野和青年成长”、“青年人才与创新”等议题进行了讨论。28日,联谊会还将举办高校国际交流社团发展分享会。
中国高校国际交流社团联谊会、中国高校传媒联盟、KAB创业俱乐部、环保社团实践营、旅游社团实践营等,将共同构成中国青年报社“全媒体大学生成长平台”的渠道基础。此平台建设自1998年开始,线上线下相结合,多媒体、多渠道运营,通过服务大学生社团成长,逐步影响更多青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