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2月12日,朝鲜平壤卫星管制综合指挥所的电子大屏幕播放的“银河3号”火箭发射场景。朝鲜当天使用“银河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二颗“光明星3号”卫星。
CFP供图
从2009年高调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到2011年抛出“转身亚洲”概念,再到2012年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直接将美国亚太战略贴上“再平衡”标签,短短3年内,美国的亚太战略似有逐步深化之势。2013年,美国要再平衡的究竟是什么?有何目的?新的国务卿会否改变前任希拉里·克林顿在亚太高歌猛进的“重返”步调?陶文钊、金灿荣两位专家进行了如下解读。
政策有微调,核心仍保留
记者:过去3年多来,从“重返亚太”到“转身亚洲”,再到“战略再平衡”的提法,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是否已逐步深化?
陶文钊:仔细研究这三个不同的提法,就会发现不论怎么表述,其本质都是一回事,核心都是美国的战略重点不断东移。相信在奥巴马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内,这一趋势不会改变,奥巴马总统也会继续着力推进东移。
金灿荣:从这三个概念提出的过程来看,过去3年里,奥巴马政府一直在对其亚太战略进行微调和完善。2009年,希拉里·克林顿提出“重返亚太”后,很快就遭到共和党人攻讦:“美国从未离开亚太,何来重返?”2011年,希拉里·克林顿在夏威夷APEC首脑会议前夕提出,美国将“转身亚洲”(或称“转向亚洲”)的新概念,但这也很快招致其欧洲盟友的不满,指责美国是否准备放弃欧洲?直到今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访问亚洲时,为其亚太战略贴上了“再平衡”的标签,要“再平衡”的包括战略与安全、盟友及伙伴关系以及经济三大方面,而“再平衡”的目标无一不指向中国在本地区的影响力。其次,调整的还有“回归”的内容。过去3年多来,美国倚重军事重返为主的模式,一直在中国周边舞刀弄枪,但今年6月希拉里·克林顿访问新加坡时,提出未来“重返”将偏向以经济为主,加强相关各方的合作,而经济正是中国的优势。总体而言,2013年,中国面临的形势应该会较今年有所改善。
“冲突年”或将延缓“重返亚太”步伐
记者:2009年以来,美国在“重返亚太”的路上一直高歌猛进,2013年会否保持前两年态势,甚至快速推进“重返”亚洲的步伐?
陶文钊:就目前局势来看,奥巴马政府明年在推进“再平衡”战略时,预计会受到很大的牵制。其中,牵制因素既有来自本国的,也有来自国际方面的,中东变局、欧债危机以及阿富汗问题等因素过去有,明年也依然存在,这些都将继续分散美国的精力。但是,既然奥巴马政府今年提出了“再平衡”战略,那么他就不会轻易取消,其结果是他会继续推进,但推进效果较前两年会大打折扣。
金灿荣:2013年,奥巴马主观上应当还是想集中力量在亚太地区,这从他成功连任后外访首站选择东南亚三国就可得到佐证,但问题的关键是,客观条件是否具备。首先,中东乱局明年仍将继续,叙利亚问题面临摊牌,伊朗核问题也可能走到某个重要节点,更令人担忧的是,中东伊斯兰主义势力在上升,与西方矛盾激化的风险也在加剧。如此一来,明年就可能是个冲突年,这就会对美国“重返亚太”形成牵制。其次,伴随美国近年来的回归步伐,亚洲相关国家也出现了一些新矛盾,美国的回归让它们陷入尴尬。这些国家大多是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内在形成了某种分裂。虽然有不少国家一直想要回避这一问题,不断提醒美国不要逼其“选边站”,但本地区的这种新担忧也已对美国有所牵制。第三,美国本国的“财政悬崖”问题是奥巴马必须面临的问题,一旦美国的财政遇到困难,那么“重返亚太”的问题也就可能会被向后推。基于上述考虑,2013年美国“重返亚太”可能呈现出非常矛盾的状态。主观上,奥巴马本人对此非常重视,但客观上,牵制因素越来越多,明年的进程很难一帆风顺。
记者:有分析说,美国在过去3年内之所以会在亚太地区动作频频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本人的偏好密切相关。如今,奥巴马已提名约翰·克里接任国务卿,如果这一提名获参议院批准,那么,克里会否改变其前任主导的“重返亚太”模式?
陶文钊:希拉里·克林顿自有她的风格,克里当然也自有他的做法,这一点是肯定的,但要记住的一点就是“总统才是老板”。不论是国务卿还是国防部长都是在贯彻总统的政策,所以,克里上任之后,推进的仍是总统奥巴马的亚太战略。当然,相较于希拉里·克林顿,克里在执行这一战略时,可能会更多注意对方的感受,注意跟相关方的沟通,不会像希拉里·克林顿表现得那么高调、那么咄咄逼人和剑拔弩张。我个人认为选择克里出任国务卿,对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包括美国对华政策都是加分的。至于克里会如何行事,美国参议院对此很快就会有个说明。
金灿荣:目前来看,克里接希拉里·克林顿的班几乎已成定局,但我的直觉是,克里上任后的风格会与其前任不一样,可能会更趋温和,那么美国执行回归亚太政策的力度就会有所下降。熟悉美国的人都知道,截至目前,美国的外交官主体是“欧洲派”,他们受的训练、兴趣关注点都在欧洲,不在亚洲。过去3年多来,他们之所以将目光转向亚洲,可以说是被希拉里·克林顿“赶”过来的,内心并不情愿。在美国军方,将官一级同样大多为“欧洲派”,校官一级虽有数量不小的“亚洲派”,但校官只是执行者,将官才是决策者。因而,从美国外交及军方的组织系统和历史渊源来看,他们“回归”亚洲并非出于认同,而是无奈之举,等到希拉里·克林顿卸任、克里上台后,这些人又会“活”过来,执行政策的力度就会打折扣。
周边邻国想要“选边站”,难!
记者:美国“再平衡”战略引发的地区效应,会否加速中国周边国家“选边站”?
金灿荣:对于美国的“再平衡”战略,亚太相关国家的态度各不相同。除日本、菲律宾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对美国无条件支持外,其他国家或多或少都有犹豫。在这些国家中,有个别因担忧中国崛起而主张大家凑钱把美国请到亚太当“保安”的,可始料未及的是,美国一来就坐在“董事长”宝座上,想要主导亚太事务,这立即令这些国家陷入尴尬。之前,新加坡外长尚穆根就曾提醒美国千万不要逼相关国家“选边站”。总体上讲,周边国家对于中国崛起有紧张的一方面,中国应当理解,但同时也要看到周边国家对美国“重返亚太”所带来的后果已有顾虑。虽然有些国家会“选边站”,但真到选边时就会发现非常为难。比如美国的传统盟友澳大利亚,原本认为只需跟着美国走,无需选边,但真到作决定时,内部就发生了分裂。不久前,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基廷就力劝澳大利亚政府在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时,应采取更独立的态度,并指责过去10年里保守党和工党政府听任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沦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同义词。相关国家“选边站”时之所以感到为难,主要是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和地缘优势,毕竟你无法选择自己的邻国,而与邻居处好关系,又对本国的安全与发展至关重要。
记者:在奥巴马总统“再平衡”战略背景下,2013年,中美双边关系发展将呈现什么趋势?
陶文钊:明年,中国仍将努力与美国建设新型的大国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