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我国汽车行业再次遭遇寒冬,而作为商用车行业翘楚,福田汽车再次领衔国内商用车行业,收获62万辆的销量,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5%。
比销量和市场占有率这些“硬”指标更有价值的是,福田“软”实力的提高——五大战略成功转型,成功实现多方面领先。同时,福田汽车的品牌价值也跃升至428.65亿元。
在福田汽车看来,2012年的一切成绩并不算惊喜,因为这些都是福田战略规划的结果。2009年,福田汽车就富有远见地提出了2020战略目标。这个战略对于福田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步骤都有清晰明确的安排。福田2012各种“硬”的和“软”的成果,恰恰是福田多年来的积淀,是福田汽车2020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福田汽车第三次转型中的关键一年和成为全球商用车第一品牌的重要一步。
2012年,在中国经济趋缓,商用车行业下滑的大环境下,福田仍然取得了市场成果、研发成果和全球制造中心三大成果。
从市场成果上看,福田汽车从2004年开始成为中国商用车领域销量第一,2012年继续保持第一位次。2012年福田汽车市场占有率16.4%,其中中重卡位居行业三甲(国内),轻卡从1999年保持第一至今,市场占有率高达21.2%。福田汽车16年累计销售整车超过550万辆。更重要的是,福田的产品结构也实现了向以中高端产品为主的逐步转型:福田欧曼重卡市场份额提升近两个百分点;奥铃品牌销量突破7万辆,同比增长13.5%,市场占有率达到30.4%,这已经是奥铃销量连续四年在国内中高端轻卡行业增幅第一。
从研发成果上看,福田汽车通过16年的投入、沉淀和积累,形成了以北京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中心,自主研发能力实现领先。福田汽车工程研究总院成立16年来,目前已累计投入300亿元用于研发能力建设,200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可以说,福田研发中心走在了商用车行业前列,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从产品创造能力上看,福田以北京为中心链合全球科技,为全球客户打造一流的产品,为全世界提供世界标准的中端产品。新能源汽车领域,福田成为国内首家具备独立整车研发能力并形成批量生产的汽车企业,已经完成6000余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投放,在国内市场实现了新能源汽车的领先。
除了国内基地开花结果外,福田在海外也有斩获。按照“5+3+1战略”部署,2012年福田印度事业部已经正式成立,印度工厂即将奠基;俄罗斯工厂投资意向书也已签订。
在选择联盟伙伴方面,福田汽车已经站在了国际化的高起点上。它与世界汽车领域最著名的两大企业——戴姆勒和康明斯组成稳固的战略联盟,从而占据了重型车和轻型发动机两大制高点,技术升级、全球布网,构建世界级的业务组合,形成了世界级的企业发展能力。
此外,福田汽车还链合相关企业,形成有力的战略联盟,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从而寻求到整个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2006年4月,福田汽车携手潍柴动力、德国BOSCH公司和奥地利AVL公司等产业链三家企业,签署“缔结国际化战略联盟”的协议,这对中国汽车产业链合创新,实现共赢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中国汽车自主创新的一个全新模式——集成知识,链合创新在此被首次提出。
2009年3月13日,国内首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在福田汽车正式宣告成立。该联盟整合了国内新能源领域的优势资源,包括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终端用户等。
2010年8月,“可持续新能源国际联盟”在福田汽车揭牌。加入国际联盟的企业包括IBM公司、AECOM公司、伊顿公司和福田汽车、中信国安盟固利公司以及大洋电机有限公司。这一联盟致力于积聚联盟成员各方面的产品和资源,从而为世界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可持续性的新交通系统解决方案。
通过联盟伙伴间深入的价值链环节链接关系,能够实现价值链环节之间链接的低成本和快速度,为福田汽车创造更多价值以及创造传统组织结构所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
2012年的福田,在管理上更是快人一步。当今,中国商用车企业和国际商用车跨国巨头相比,最大差距不在技术,不在资金,而在管理。可以说,谁在管理上最先和跨国公司看齐,谁就能最快步入世界领先商用车品牌行业。
在公司内部管理方面,福田汽车明确提出了搭建“1+N”的管理架构,其中的“1”是指总部,即负责战略与控制、预算与绩效、产品创造、服务平台;“N”是指运营主体,分为事业本部/事业部两类,主要负责按产品类别划分的各业务单元的运营,转型为面向市场竞争的主体,在产品创造的基础上实现价值最大化增值。
正是因为福田汽车“远见卓识 引领未来”的品牌理念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不可替代等核心特质,才使其成为福田汽车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
福田汽车2012年的实践,既是收获,也为未来引领行业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可以说,福田的2012年,是其远见卓识的“果”,也是引领未来的“因”。
撰文 少华 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