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1月1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热点聚焦

在解放思想中释放改革动力

曹林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14日   02 版)

    ■如何解决“自己改自己”的改革动力缺失问题?高层也已经意识到:惟有依靠人民的力量。具体而言,就是使改革成为一个开放的事业,让每个人都有权参与改革。

    没有一个词比“改革”更能激起公众的讨论热情。这么多年来,改革一直是中国社会的关键词,是媒体报道、官员讲话、百姓热议、专家建议、网言网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这一波中国社会的改革讨论热,显然是十八大后带来的:一方面,新领导层的一系列改革动作让人耳目一新,让公众看到了高层推动改革的决心;另一方面,人事变动的换届周期,新人、新面孔、新提法,习惯性激起了公众对社会变革、制度革新、攻坚过关“啃硬骨头”的期待。回顾不长的改革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社会的几次改革大讨论与换届基本重合和伴随。

    当然,讨论改革更深层次的源流来自民众的现实诉求,不少社会矛盾已经累积到不得不改的地步,改革走的基本是一条“先易后难”、“先民后官”、“先经后政”、“先下后上”、“先边缘后中心”的渐进路径,很多关键问题和核心矛盾在“摸着石头过河”中绕过去了。绕到今天,很多问题绕不过去了,绕无可绕,退无可退。所以正如领导层一再强调:长期执政安于现状终将积重难返,“精神懈怠”是第一位的危险,改革必须稳步向前推进。

    必须深化改革,不反腐败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上下已经形成共识。方向是清晰的,道路是明确的,都知道往什么方向改,走什么样的道路,也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改什么”和“怎么改”不是问题,最关键的是“谁来改”,也就是需要寻找一个设计、推动和实施改革的动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下改革最大的问题,不是“说”,而是“干”。“干”需要行动,很多改革陷于渐而不进的停滞困境,就在于缺乏动力。改革大讨论,应该聚焦于寻找、激发和解放被遏制、被遮蔽、被压抑的改革动力。

    失去动力是改革最大的危险

    回望中国改革史,可以发现,每一波改革红利的释放,都源于背后有一种巨大的推动力,推倒了各种阻挡改革前行的障碍,解放了生产力,松绑了被束缚的人性,激活了人们的创造热情。

    当初为什么要改革?最初改革所以能启动,源于自上而下改变现状的共识,这种共识就是改革最大的动力。十年“文革”,政治浩劫,把国家折腾得精疲力竭,百废待兴,百乱待平,人心待收,从官方到民间每个阶层都厌倦了斗争、贫穷和混乱。这种自上而下改变现状的人心,就是启动中国改革的第一推动力。“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改革清除了“文革”遗留的观念障碍,邓小平复出大刀阔斧,于是改革高歌猛进。

    比如高考改革,就是在一种教育系统近乎崩溃的情况下开始的,所以后来有人反思中国教育改革30年时曾提到,那种改革,不管怎么改,不管是什么样的改革方案,只要改革就能带来红利。很多改革,都是在这种“近乎崩溃”的基础上重建的。举国上下人心思变,人们的热情一下子释放了。

    再看第二次思想解放,也是在改革缺失动力的情况下出现的。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趋向保守,市场经济的发展遇到了观念和现实障碍。这一阶段改革的动力来自三方面:民众致富的欲望,资本创富的冲动,开放带来的外界压力——可这些都被“姓资姓社”的观念魔咒束缚着。邓小平南巡谈话带来的思想解放新风,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中国在经济上开始融入世界。第三代领导集体接过改革的衣钵,进一步冲破了“唯公有制论”,在边缘戴着镣铐跳舞的诸种资本被解放出来,民众开始全面分享改革带来的红利。顺应着民众的期待和市场的诉求,党内务实开明的改革家们逐步在政治领域松动一些体制坚冰,为经济的发展扫清障碍。这一波改革释放的生产力,支撑着中国经济高歌猛进了10多年。当然发展也暴露出很多问题,“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纠偏。

    改革的接力棒到了今天,需要追问的是:今天的改革动力在哪里?都说改革,谁来改呢?今天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很多都与改革者本身相关。此前的改革,基本都集中在社会和经济领域,改革者利益无涉(甚至改革者本身因此受益,被改革者也是受益者),相对好改。可随着改革的深入,会触及改革者本身的既得利益,需要改革者向自己的利益开刀。当改革矛头指向强势既得利益者时,改革的动力来自哪里呢?

    昔日的改革动力,今天依旧存在,比如民众的诉求,资本的创富冲动,还有外部世界的压力。可变化了的改革参数是越来越大的阻力。阻力一方面在改革者自身的惰性,一方面在作为旧体制受益者的垄断利益集团的抵抗,当然还有社会的摩擦力。正如车的牵引力必须超过阻力才能前行,一个国家的改革要启动和前行,它的动力系统必须超过阻力,改革的正能量必须大过负能量。

    另一种改革动力还来自党内的危机意识:再不深化改革的话,长期执政条件下,一旦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就会暮气丛生、积弊日深,最终积重难返——我遇到过很多开明官员都有这样的危机感。可是,这种执政危机感在官场中是否成为主流的问题意识?忧患意识是否能转化为迫切的改革动力? 

    因为面临失去动力的危险,一些经济学家以“只踩油门不挂挡”的描述来警示:表面上轰轰响,车子就是不往前走。不得不说,失去动力将是改革最大的危险。

    改革动力来自法治和民众参与

    今天的改革动力来自哪里呢?在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总书记后,与其他常委第一次集体亮相时,习近平讲话的关键词就是“人民”。他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这不是官话、套话,而是一个改革者对时势的判断,当下改革的动力,只能从人民身上去寻找。

    靠改革者自身的自觉,显然是不够的。不否认有很多伟大的改革家,他们有改革的政治热情,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有一颗为公之心,也有改革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还有改革的智慧和能力。可是,在这个开放的时代,我们不能像过去那样把一个国家的未来、13亿人的命运寄托在强人、伟人、好人身上,而必须寻找一种制度性、可预期而且可控的动力源。

    一两个官员可能会超越自身的利益,支持对自己不利、让自己让利的改革方案,但无法期待所有官员都会向自己开刀。而破除特权,驯服权力,又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改革难题。任何回避这个核心问题的改革,都是伪改革。

    如何解决“自己改自己”的改革动力缺失问题?高层也已经意识到:惟有依靠人民的力量。具体而言,就是使改革成为一个开放的事业——改革不是一种特权,不是少数官员垄断着的专门用来改别人的工具。使改革成为一个开放的事业,就是让人民成为改革的主人,让每个人成为改革者,成为改革的一部分。

    在我们的语境中,很多人对“改革”这个词一直有一种认知误区,似乎它设置了一个改革者,一群被改革对象。少数掌权者是改革者,作为多数的民众是被改革的对象——这样的改革格局下,一群人改另一群人,必然会走向“改革到官为止”的死胡同,很容易使改革成为一个自闭的系统。其实改革绝不是几个人关起门来开会、设计一个方案去改别人,决定别人的命运,分配别人的利益。而是每个人都有权参与改革,每个人都是改革者。只有当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动力的源泉,改革获得一种来自异体的力量,才会摆脱渐而不进的僵局。就算政府拒绝改革,也会被民主的力量推动着前行。

    民众不能当改革的旁观者。让每个公民都成为改革者,就是通过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地还权于民,理清执政党、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将政府权力置于民众的监督下,让民众参与决策,参与立法,让民意的分量在决策中占更高的权重。如果有一天,官员敬畏民意而不仅是敬畏上级,改革才会获得真正的动力;如果有一天,人民成为改革的设计师,而不是一两个人或几个人去设计,老大难的改革问题就没问题了。

    民众要能成为改革的推动力,必须有法治作为保障。中国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我觉得还缺一部“改革法”。很多时候改革无法可依,当下的改革很多是凭政府的自愿和官员的自觉,比如官员财产申报制,完全听凭地方自愿;还有公车改革,曾经愿改就改,不改的话也没有强制,甚至出现借机乱发福利的荒诞场景。有一部“改革法”,既会对政府和官员形成改革压力,还会使改革在法治轨道中进行,民众参与改革、推动改革也有了法律保障。

分享到:
在解放思想中释放改革动力
什么导致了全球性财政危机
别把作风转成秀
有一种行话叫官腔
也谈“反腐败从正人心做起”
山核桃的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