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1月1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龙岗创建全国一流人才强区

——打造全方位的“引、育、用、留”体系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15日   05 版)

    大运新城

    龙岗区“专家提升计划”资助项目签约仪式

    水美、城绿、天蓝、路新……一年多前,来到龙岗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陈田安不禁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龙岗不仅环境好,政府对人才非常重视,让我们对龙岗、对未来、对自己的企业都充满信心”!

    作为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博士、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后,陈田安在高分子合成及新材料开发领域有着极高的造诣。一年前,陈田安选择在龙岗成立公司,如今,他注册的深圳德邦界面材料有限公司已经在龙岗落户,产品正逐步走向市场。

    这仅仅是一个正在发生的高端人才的引进案例,在深圳市龙岗区,类似陈田安这样的人和事还有很多,其中不乏中科院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以及千人计划、孔雀计划专家及各类高层次人才。

    作为深圳面积最大的行政区,正在全力打造龙岗中心城第二中心“大运新城”的龙岗区,正在成长为一个前所未有的人才高地,越来越多的精英人才,纷纷带着项目落户于此。

    高校、科研机构匮乏的龙岗,欠缺高层次人才的天然载体,但截至目前,龙岗已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人,海外高层次“孔雀计划”人才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9人,地方级领军人才79人,后备级领军人才193人,区管优秀专家182人。不能不说,经由全方位的实施人才战略,龙岗已经打造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人才高地。

    求贤若渴 引进高端人才

    来自日本的工学博士畅志军谈及自己选择龙岗的创业经历,至今仍庆幸当年的决定有多么正确。

    畅志军2007年从日本回国时,手中只有自己的一份研究成果,但由于他从事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正好是龙岗区转型升级需要的急需项目,他的到来受到了区各级人才系统的热烈欢迎。

    作为深圳的面积大区、工业大区,龙岗的发展已经深度介入国际生产力的分工过程,龙岗必须尽快完成自身向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双轮驱动的战略转移。

    “要把这些目标落到实处,把龙岗的发展推向更高的水平,就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龙岗区领导不止一次提到,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高端人才的引进对产业升级、高新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一个人、一项技术就能带动甚至创造一个产业,从一定程度上说高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龙岗区的长远竞争力。

    这一点上,龙岗区的眼光长远,从一开始,就将“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优势,是科学发展核心竞争力”作为人才政策的核心理念,率先在全市颁布区级人才发展规划、率先建立双引双进引才模式、率先启动区级孔雀计划,创新性提出人才贴身服务模式。

    2011年和2012年,龙岗区连续两年创造性举办有针对性的高端人才引进活动,这无疑都是引进高端人才的高明之举。

    2011年的“海内外创新团队创业人才(深圳·龙岗)大运行”活动,人才还没到龙岗之前,龙岗区就汇编并发布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政策指引,之后又针对龙岗区转型升级急需的领域和项目,组织签约仪式、参观考察、政策推介、沙龙聚会等活动。集中活动之后的数据统计显示,产业园区与人才团队、用人单位和人才纷纷签约,共吸引46个人才团队,近百名核心成员,博士以上占了5成,海外人才占了3成。

    而2012年举办的首届高层次人才活动节,更是为人才量身打造全方位的定制服务,提供一手、全面的核心信息。据了解,本届人才活动节共吸引了来自海内外各领域的高层次人才120多人,其中包括19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0名美国硅谷科技商务代表团成员及其他12名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

    不少掌握着高端科学技术、拥有高技术成果及重大项目计划的专家来到龙岗,与区人才办洽谈项目落地工作。来自日本的农学博士那日松是生物制药领域的专家,他认为此次活动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希望能够在这里将自身掌握的技术资源转变为产业成果。

    王翔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项目副主任,他带来了智能快速装车系统和门座式起重机动态系统的研发,一家名为“科尔达”的电气设备公司想引进他,在去年龙岗“双创人才大运行”活动上,双方成功“牵手”。

    今年的人才活动节,55项以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工业设计等产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在现场成功签约,涉及投资总额约90亿元。

    做一个不折不扣的服务者

    对陈田安来说,吸引他落户的不仅是风景,更重要的是龙岗的未来前景,以及这里对创业者的扶持和服务。对于其他来到这里的企业家来说,亦是如此。

    龙岗从20年前建区开始,迈入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如今,龙岗大道现代服务业走廊、水官高速创新产业走廊、龙翔大道连接的“三馆一城”……讲述着一个美丽蜕变后的新特区、新龙岗。

    作为深圳正在全力建设的四大新城之一的“大运新城”,未来5年内将初具建设规模,超越特区现有标准,以大运会主体育场水晶石坐落于此为契机,建设环境优美、服务高端、总部云集、精英荟萃的综合性新城区。而在规划中,将以大运新城北区为核心,建设区域的“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和“生态高地”。

    许多被引进的人才对这些数字并不陌生:2008年,龙岗区率先制定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每年计划投入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从500万元增加至5000万元。龙岗区每年安排近3亿元的人才、科技、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引进和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发展。符合政策条件的人才可以享受到“菜单式”的资金资助、安居住房、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除了资金资助外,菜单式的系列扶持还包括安居保障、公共服务等,比如积极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的配套服务;成立了专家联谊会、留学生联谊会,为各类人才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定期举办优才中国行活动,组团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

    畅志军就享受到了这种服务。2007年8月从国外回来到龙岗创业,龙岗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不仅及时提供优惠的创业场所,还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提供不同的政策、资金帮助。如今,他所创办的莱恩精机公司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产品行销世界。

    建立人才服务“直通车”制度是龙岗致力于“服务留才”的另一个重要举措。“直通车”就是在全区人才层次与集聚程度较高、符合产业发展规划与布局的重点产业园区、大企业以及区内重点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才工作联系点,区组织、人事、科技、贸工等部门为联系点提供快捷、高效的人才政策、信息等服务,将人才服务开进产业园区,协调解决人才引进、培养以及工作生活中的各类问题。

    这种政府贴身式的“保姆”服务已经机制化。截至目前,全区在各街道、区有关职能部门、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已经建成80个人才服务工作站,并配备1名以上人才服务专员,人才服务工作站按照“四个有”的标准建设,即有固定办公场所、有悬挂统一标识、有人才政策宣传栏、有人才服务工作制度。区人才办对符合建设要求、验收合格的人才服务工作站,按照每个3000~5000元的标准给予开办经费补贴。

    龙岗区委领导将这个模式总结为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优惠政策前期引导、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主管部门协同服务的引才育才机制,将公共资源尽量配置给用人单位,调动用人单位积极性,构建了“助企引才、以才引才”和“进人才、进项目”的“双引双进”模式。

    聚才用才 从比政策到比机制

    靠吸引人才来推动城市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发展中的共识与经验。就在各地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打造优惠政策带来的人才磁场时,龙岗人已经认识到,比出台政策更重要的是扎实地落实政策,在吸引人才上,不仅要比政策,更要比机制。

    实际上,龙岗区从2003年就成立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开始着手建立完备的人才开发“引、育、用、留”政策体系,逐步从体制上确保人才战略的顺利实施。

    2003年成立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由常务副区长担任协调小组组长、组织部长担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区委组织部,成员单位涵盖了发改、财政、人事等综合部门和贸工、科技等产业部门,以及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部门。

    2006年至今,龙岗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办每年统筹管理5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共安排资金1.3亿元;2008年出台了《关于提升龙岗区核心竞争力实施优才工程的意见》及10个配套性文件,启动“优才工程”,计划用5至10年时间,安排约两亿元资金,培养和引进1000名优秀人才;2009年出台了《关于集聚中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等“1+11”文件,形成集聚中高层次人才完善的制度体系,涉及人才创业扶持、项目资助、学术研修、津贴奖励、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内容,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开始初现成果。

    机制的创新被用到了龙岗区“人才特区”的建设中。龙岗区委领导介绍说,“龙岗区的‘人才特区’建设侧重于运行机制的创新,而不是人才政策的特惠”。

    各级人才组织反复提出“基层引进人才要从比政策转到比机制”的思路,没有攀比优惠政策,而是依靠党委政府高效周到的服务机制感动人才、赢得人心。

    龙岗区还创新性探索人才服务外包办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促进人才服务工作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通过整合相关公共资源,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工作调动、工商注册、户籍办理、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社会保险等办理手续,为创新创业项目落地、投融资、成果转化、产品初试、产业化等提供全程服务。

    多年以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政策进而推动形成的机制创新,已经建立起“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优惠政策前期引导、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主管部门协同服务”的工作机制,在人才的“引、用、育、留”制度设计中打造了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在各类人才的共同努力下,龙岗涌现出华为、比亚迪等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和莱恩精机等一大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以及大芬油画、三联玉石等文化产业基地。2011年,龙岗区专利申请量超过10000件,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刘芳 李县辉 罗铁牛)

    AD

分享到:
清除北京上空的灰盖子不能只靠刮大风
“暂不出台”房产税试点方案是正确抉择
重庆制造业升级遭遇技工“断档”
龙岗创建全国一流人才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