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01月2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影音书画

地球恒久远 一张永流传

本报记者 宣金学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23日   11 版)

    南极洲大陆盘踞在地球的一端,天上卷曲的云层像是南极洲伸出的触角,搅动着这颗安谧的星球。非洲大陆裸露着黄色的土地,南端的好望角直指白雪皑皑的南极,另一头则隔海遥望南欧,以及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东。其他地方,只有深蓝色的海洋。

    这是宇航员哈里森·施密特在近45000公里高空为地球拍摄的画面。当时的他,乘坐在飞往月球的阿波罗17号飞船上。他回望了一眼地球,按下相机的快门,定格了这张40年来的经典图像。

    这张被称作“蓝色大理石”的美丽图片,并不是第一张地球全景照片,却是流传最广的一张。通过它,人类第一次完整地看到了自己的星球在宇宙中的样子。

    起初,人们所看到的地球并不是蓝色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的第一颗卫星——电视与红外观测卫星——所传回的地球照片只有黑白色。直到40年前,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月球漫步,为该计划画上了最终的句号,也给人们带来了关于地球的蓝色印象。

    只是相比“蓝色大理石”的美称,这幅地球全景图片的官方名称只有一个枯燥的代码:AS17-148-22727。

    但这并不妨碍它记录下来的丰富信息。当施密特按下快门的时候,阿波罗17号已经飞离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5个多小时,并已成功驶离近地驻留轨道,奔向月球。当时地球上的季节,离冬至只剩十几天。整个南极大陆几乎没有黑夜,只有白天。就在拍照的前两天,图中印度洋上空的气旋,给印度南部送去了洪水和狂风。

    而记录这一切的,和拍摄阿姆斯特朗迈出在月球上那一小步的,都是瑞典人发明的哈苏相机。虽然有证据表明当时手握相机的是施密特宇航员,但NASA官方认定,照片共同属于阿波罗17号的全体3名船员。

    这张照片告诉我们的,不仅是地球的蔚蓝。“虽然不是我们首次发现,”飞船指挥官尤金·塞尔南曾自豪地说,“但我们全体船员可以确认,地球是圆的。”

    可以和这张圆滚滚的地球相媲美的,还有另外一张来自阿波罗8号的照片:《地出》。它拍摄的也是地球,但是有着不一样的角度。在这张摄于1968年平安夜的照片里,一颗蓝色球体悬挂在灰色月表上空。地球的生机勃勃与月球的荒凉空洞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觉担心起地球的脆弱”。

    一位评论员对这些照片评价说:“正是在去往月球的路上,我们重新发现了地球。”

    特别是“蓝色大理石”,渐渐成了很多人号召保护地球的一面旗帜。呼吁善待自然的环保运动,或者救济难民的非政府组织,不约而同拿这幅照片来宣扬自己的理念。在大街小巷或者新闻媒体,“蓝色大理石”不时出现,旁边往往还配了一句话: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40年来,它一直被用来改变人们的想法和行为,甚至政治决策。”英国林肯大学客座教授克里斯多夫·赖利在《观察者报》上撰文指出。

    但是,相比这张图片,其背后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则更加实际。现代生活中的核磁共振、尿不湿、笔记本电脑、微波炉、社交网络等,都跟载人登月有关系。也正是阿波罗计划的网络节点控制技术和信息自动处理技术,在日后打造了覆盖全球的互联网,将人类社会整体带入了信息时代。

    当施密特在阿波罗17号上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候,如今人口中的大半都还没有出生。人们使用着阿波罗计划带来的发明自由地联系和沟通,不用担心地理的阻隔和文化的差异。

    但是,仍有很多人怀疑,整个阿波罗登月计划都是一场在摄影棚内完成的闹剧。质疑者的证据,包括登月图片上美国国旗不应该出现的随风飘动形状,以及天空中没有本该有的星星等。

    只是这些质疑,并没有阻碍阿波罗计划结束40年来人们再次登上月球的梦想。中国人有可能接过这一棒,按照计划,嫦娥三号卫星探测器将在今年着陆月球。而美国人,正准备向火星进发。

    “蓝色大理石”本身也只是一个开始。进入21世纪之后,NASA差不多每年都会公布一幅高清的地球全景照片,统一命名为“蓝色大理石”。第一张背后半个地球的图像,在2000年完成了绘制。

    但是再高清的地球图像,也难以展现人类文明和历史的是非纷扰与云诡波谲。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受一幅地球图片的启发,写下一首扣人心弦的诗《暗淡蓝点》:“就在那里,那里是我们的家,是我们……人类历史上的圣人与罪人,通通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下的微尘。”

本报记者 宣金学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1月23日 11 版

新药的门槛绊住了谁
地球恒久远 一张永流传
贼?好汉?天才黑客!
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