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的《邵阳日报》头版刊登了两份官员检讨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检讨书的署名者分别是邵阳市消防支队队长罗博贤和邵阳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姚湘武。两人在检讨书中对未能参加当地市委召开的经济工作务虚会议向市委市政府及领导做出检讨。其中一封检讨书提到,“1月14日至16日,省公安厅对支队班子考评、省厅和总队对支队进行年终考核,此时我和支队官兵们一起都忙于迎考”,因此,未能参会及提交书面请假。
《邵阳日报》编辑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头版刊登官员检讨书一事由邵阳市委宣传部负责,自己不清楚细节。
记者联系到邵阳市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据他介绍,这两位官员缺席的是当地一个抓作风、促经济发展的会议。当时,包括这两人在内,共有11人没有参加本次会议。事后,这几名干部都受到了通报批评,并由主管领导与其谈话。
对于为何选择这两位官员在当地媒体头版刊登检讨书,该工作人员表示自己不清楚来龙去脉,具体承办部门是市委督查部门。“初衷主要是整治官员慵懒、拖拉作风。据我所知,以前没有尝试过此类做法。这样处理的依据是去年市委十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一个文件。”他说。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去年6月12日邵阳市委办公室印发的《中共邵阳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十条规定》,其中一条内容便是“努力改进会风文风”。该条细则提出,“严肃会议纪律,参会人员必须按时参会,不得迟到、早退和缺席,未经批准不得安排他人代替参加会议,因特殊情况需请假的,会前需报经主持会议的领导批准。”
在该规定第九条“严格实行责任追究”条款中也提及:凡具有几类情形的领导干部,“一律先免职再处理,一般干部一律先待岗再处理,执纪执法人员一律先调离原工作岗位再处理,责任人该年度考核确定为不称职”,其中情形之一便是“两次无故缺席全局性会议的”。
“现在对官员会风、工作作风管理是我们的工作重点。这次会议是市委经济工作务虚会,参会者为所有市级领导还有各区县书记、市属各部门的一把手,探讨今年的工作怎么开展和落实,不是一般性质的会议。参会的干部有150人左右,是在市委机关大楼召开的。会期是1月14日和15日两天。”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事情发生后,宣传部门并未和两位刊登检讨书的官员直接接触。“是纪检部门和他们沟通的。”他说。
然而,邵阳市的这一创新之举并未得到广泛认可。有媒体戏称,如果官员犯了错就在报纸上刊登声明道歉,版面该不够用了。
事实上,官员公开检讨并非首次。2011年,长沙市一家纸媒曾在头版刊登长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芙蓉区交警大队的道歉信,称长沙市区某处长达半个小时的堵车,交警“排堵不力,责任不可推卸”。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表示,对于官员参会及工作作风的管理,更需要法律制度和长效机制。“当前,针对官员的问责事件,通过媒体、公众、上级领导督促事件进展似乎成了常态。短期看这样做效果明显,但长远考量,还是需要健全的官员管理机制。”他说。
庄德水表示,近年来中央及各地多次出台各类规定约束官员行为,但很多官场顽疾并没因此根除。“原因在于,如果缺乏法律上和制度上的强制力,各级政府和官员自身在执行中存在很大的自由度。”他说。
庄德水直言,以此次两位官员书写检讨书的口吻、内容来看,更像是“向领导汇报”,官腔十足。“这些细节都说明,检讨书的主要受众是领导,更体现了这次事件处理中强烈的上级和个人意志,而且处理方式随意性比较强。当地市委初衷是好的,但应当寻求更为常态、规范的处罚、曝光方式,比如,可以定期在当地媒体的固定版面刊登缺席重要会议的人员名单。”他说。
邵阳市宣传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这项举措的长效机运行机制正在探讨中。“对官员的会风、工作作风如何实现更加规范的处理,仍在不断探索中。”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