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四川省内江市一所小学在举行“和谐学校”授牌仪式时,组织学生在寒风中夹道欢迎莅临此地的内江市妇联领导。事后,内江市妇联和涉事小学分别就此发表致歉信。(《南方都市报》1月23日)
受“中国式过马路”启发,一段时间以来,网上竞相开始了“中国式”造词比赛。比如,“中国式接送孩子”、“中国式插队”等,它们于戏谑中表达自嘲与质疑。其实,官场中的“中国式”现象更多。按照内江市妇联的说法,这是一次慰问。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式慰问”的普遍,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事前精心准备;当天隆重接待,被慰问者放下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来等待接见,而领导慰问更多表现为讲两句话、拍几组镜头、发若干慰问品;事后领导聚会,双方把酒言欢。
“中国式慰问”当然是一种作风问题,但具体到某个细节,却又不仅仅是作风问题。比如说,寒冬腊月,要小学生夹道欢迎;骄阳似火,要环卫工在大街上等待……这里面还对应着人文关怀的缺失,其中没有对他人的应有尊重。
很难想象,一个真正尊重他人、尊重教育的人,会坦然接受孩子们的夹道欢迎?舆论虽心疼小学生寒风中受冻,但这种身体的受冻受损终归是暂时的,最害怕的是心灵的受伤,最害怕的是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个官员即使作风不实,在慰问时也最多讲一些排场,追求场面上的轰动,并不会想到让小学生在寒风中夹道欢迎;可一旦人格出了问题,失去了对他人的基本尊重,就会想方设法组织或者享受权力快感。回头想想,当事学校领导以及内江妇联领导,在组织和享受夹道欢迎时,有没有想过对他人包括小学生的应有尊重?
那些不尊重人的官员,在心灵深处其实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也是舆论一直所说的“双重人格”,而“双重人格”也不是先天产生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体制化”的严重问题,它对应的就是人对环境从不适应到习惯直至离不开的心理过程。官性对人性的侵袭无处不在,可悲的是,很多人慢慢“体制化”,而丝毫不觉其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