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01月28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刘嘉:国赛后有好工作却想冲“研”

实习生 姚宇 本报记者 陈竹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28日   11 版)

    刘嘉

    第二次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刘嘉现静候结果,“如果没成功,我还会再考,边工作边考,直到考上为止。”刘嘉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决心已定,很难改变”。

    刘嘉是奔着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而去的。他曾经是一个技校生。这样的道路,在目前的职业学校学生中,确实是一个“传奇”。

    其实,在刘嘉身上,确有传奇经历。

    2002年,因为“志愿报差了”,中考考了近500分的刘嘉,阴差阳错地到了北京一所技工学校,成了一名中专生。

    刚到技校时,同学逃课、抽烟、喝酒、打架,“没有人会坐下来学习”,每周日从家里去学校时,他都非常痛苦。因为他害怕与同学“同流合污”,但有时也免不了。所以,一段时间,刘嘉和父亲的关系一度接近冰点。“我跟我爸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谁也不会理谁,我爸觉得,我以后不会有什么发展。”刘嘉说。

    中专毕业后,很多同学顺理成章地去工厂,做了流水线上的普通工人。刘嘉却很不甘心,“就一直想往上考”。

    2005年从中专毕业,刘嘉重新去读补习学校,用了两年才考上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由中专生变成大专生。

    在读这所高职院校期间,刘嘉两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2007年,刚刚进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时,刘嘉就把实验室当成了家。当时,学校正在进行一项“把课堂放在实验室”的教学改革实验,刘嘉正好在实验班,每天都是上午讲课,下午实训,而课程结束后,他还要在实验室待五六个小时。

    由于对电路设计的热爱,他还当上了学校无线电社团的社长,掌管着实验室的钥匙,有事没事就和社团的同学在实验室里研究怎么焊电路。

    刘嘉的刻苦有目共睹,参加过七八次各种各样的电子设计比赛,每一次他都全力以赴。

    2009年第一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组比赛时,刘嘉还是个紧张的“配角”,而到了2010年,他带着下一届的同学去参加比赛,俨然有了沉稳的队长风范,遇到程序编错的紧急情况时,也能够冷静处理。

    2010年,他通过了专升本考试,进入北京联合大学读本科。在实验室里锻炼出的动手能力,让他到北京联合大学读本科后,有点骄傲地发现,其他本科生的动手能力远远不如他。但他紧接着意识到了自己在理论基础和文化课上的薄弱,又开始“恶补”。

    刘嘉在两次“国赛”上的获奖,使得他改善了与父亲的关系。2009年,获得“国赛”一等奖那天,母亲在北京卫视上看见了他,父亲一直板着的脸松弛下来。母亲连忙给他打电话:“你被北京市市长接见了,我在电视里看到你啦!”母亲的喜悦让刘嘉十分欣慰,而更让刘嘉欣慰的是,这次比赛缓和了自己和父亲的关系。

    第二年,刘嘉又把“国赛”一等奖的证书带到了父亲面前。父亲说:“儿子挺争气。”现在,父子俩关系缓和了,还能常常坐在一起聊天。

    读完本科后,有公司邀请他去工作,给的工资也不错,但刘嘉铁了心要读研究生。

    2009年同时参加“国赛”的两位“战友”,都在大专毕业后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刘双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做卫星整体组装技术员,冯雪在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做技术员。

    刘嘉让其他两个同学很不解:你专科毕业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为什么还要读?

    刘嘉的回答是,经常出去参加比赛,对行业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如果仅仅是专科生,只能做一线的组装工作。刘嘉一直喜欢研究电路,想要真正的“深造”,因此,读本科只是第一步,他还要接着读研究生。

    于是,2012年、2013年,刘嘉两次冲击研究生考试。即使这次没能成功,刘嘉的这条考研路还会继续。

实习生 姚宇 本报记者 陈竹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1月28日 11 版

开宝马的80后高职教师选择公益人生
高校辅导员要高学历更要高职业标准
我国物流行业人才面临塔基不牢风险
天津:技能竞赛引入第三方评价
高职界应理性看待黄达人校长的赞美
“零距离上岗”培养造价师
刘嘉:国赛后有好工作却想冲“研”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