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1月2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在整体移民村寨寻找团组织新的生长点

贵州黔西:乡镇“大团委”助推青年抱团发展

本报记者 白皓 通讯员 裴江文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29日   08 版)

    零下3摄氏度的寒冬中,上马村运输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村委会门口点燃的几堆蜂窝煤旁聚满了村民,大家希望,2013年1月5日这个老黄历上的好日子,能给不确定的未来带点好运气。

    再过些日子,这个距离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县城仅仅1公里的村子就要全部拆迁,村子未来的面貌,就是县城新城区的样子,世世代代务农的上马村村民变成了城镇居民,随之而来的是一大笔补偿款和失去耕种的土地。

    “从‘拆迁户’变成‘拆迁富’,未来全村人干什么?”上马村村主任李军说,“说白了就是要让手里的钱去生钱,而不是坐吃山空。”

    同样的思考落在了贵州省委组织部派驻上马村帮扶干部李鸿的脑海里,在贵州省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工作的李鸿,见多了一些“拆迁富”的农村青年把自己的农用车换成宝马车,再用宝马车拉猪仔的样子。

    必须找到一条新的发展路子,是上马村全村人最企盼的事。

    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突然有了架飞机

    “我家有4亩地,200多平方米的房子,补偿款加起来有40来万元。”村民宋道举高兴地说道。

    宋道举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在这片高海拔的乌蒙山区里,40万元对任何一个农村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在过去,“石漠化、风沙大,烈日悬空雨难下。七分种三分收,苞谷洋芋度春秋。”这是当地老百姓对生活的自嘲。

    和宋道举一样,上马村绝大多数家庭都因为拆迁得到了一笔不匪的补偿款,面对这笔钱,大家都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未来怎么办?

    李鸿找来同时派驻黔西帮扶的工作组组长萧静商量。“一个骑惯单车的人,你突然给他一架飞机,他肯定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萧静说。

    一个民间流传的段子也常常被大家提起,“拆迁后三部曲:买车买房换老婆。”这个茶余饭后的笑料在萧静看来,戳破了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拆迁户不懂怎么理财投资,随意消费掉一大笔补偿款后,由“一夜暴富”到“一夜返贫”。

    “这样的返贫更可怕,因为农民土地没了,不可能再过自给自足的生活。”李鸿说,一些花光了钱返贫的拆迁户就此开始上访,这样的案例不应该再重演。

    讨论在上马村热火朝天地展开了,团黔西县委书记邵兴鑫也加入了这场讨论。十来个人的“头脑风暴”认为,拆迁后的村子肯定会进驻大量的建设项目,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正在建设县里的工业园区,这些县里的“大手笔”一定都会需要运输建筑材料。

    组建一个汽车运输公司?

    这个大大的问号划在每一个人的脑海里,如果这个设想成立,可以预见未来立即要解决的问题是筹集启动资金、办理审批手续、寻找运输订单。

    散兵突击不如抱团发展

    2012年2月,在上马村村委会的办公室里,一场村民大会拉开了讨论的序幕。上马村18个党员代表、7个村民组每组3名村民代表以及村干部,一起讨论上马成立个汽车运输公司的想法。

    讨论中,村民的心态大都是观望,谁也不愿意多说话,谁也不愿意一下子表示赞成,李军感到,要把问号变成共识,十分艰难。

    村委会副主任曾祥觊原本准备好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描述,被台下突然传来的一阵疑问打断,“我加入到这个公司里,是不是就能保证我每天有钱赚?有多少好处?”

    当时,没人敢打这个包票,虽然当时村里已经有人买了中型货车,零零星星地帮工地拉土石方赚钱,但曾祥觊没办法给出具体量化的数字。

    萧静、邵兴鑫和村民们畅聊了几次发现,零星地私下承接工地上的土石方运输可以赚钱,但是村民需要投入的成本较高,施工方结账的周期一长,村民自己就垫不起那么多油费,光明正大地成立公司,大家抱团发展,可以集中承接大规模的土石方运输,资金回笼速度也会加快。

    萧静和邵兴鑫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面对未来的发展机遇,村民的心都蠢蠢欲动,但就是没人愿意率先闯一闯公司运作的路子。他们觉得,急需做的事情就是给村民们“提提神”。

    团黔西县委商量,如果运输公司成立,就立马建立团支部,纳入青年创业基地进行帮扶,最直接的“好处”是提供创业培训、技术支持和创业资金帮扶。

    萧静的努力是,让村里思想比较先进的村民先加入创业,一旦达到成立公司的条件,立即通过省交通厅支持办理行政审批手续。“散兵突击都能赚钱,抱团发展一定能行。”萧静说。

    各方努力下,李军、曾祥觊和另外三名村民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们各出资5万元,加上村委会以“村集体”的名义出资5万元,总共30万元注册资金,申请成立黔西县上马村运输有限公司。

    行政审批手续3个月内全部办完,团贵州省委就业创业基金会给予3000元资金帮扶,团黔西县委给予2000元资金帮扶。

    带着家底,曾祥觊踏上了业务洽谈的路,目前,已经和多个工地就土石方集中运输达成初步意向。

    “等我们几个做出效益来,肯定会有更多村民参与进来的,我们就能越做越大了。”李军笑到,未来说不定就是个中型的物流公司呢。

    团组织成为青年群体发展助推器

    在上马村运输有限公司的团支部里,袁家伟被推选成为团支部书记,这个2010年的大学毕业生也是个地地道道的“拆二代”,几个月前回家参与村委的工作。

    袁家伟认为,团支部的使命就是把自己从小到大一起玩的兄弟们都团结起来,和公司一起发展,“让大家从观望到信任的转变,是需要公司现在的团支部实实在在做出点事的。”

    邵兴鑫认为,首先要做实在的,是让“拆二代”青年心里有团组织存在的感觉。

    “青年人有新想法随时找团组织聊聊,公司遇到问题团组织可以帮忙协调。”邵兴鑫说,可以随时到团县委坐坐,先让“拆二代”们感觉团组织是他们可以信赖的代言人。

    袁家伟认为,提供技能培训是团组织树立威信的好办法。他分析,公司成立以后一定需要懂财务的人、会修车的人、做行政管理的人、出去拉业务的人,团支部依托各级团委丰富的就业创业培训资源,推荐村里的“拆二代”接受专业化的培训,今后可以把公司运作得越来越专业。

    “就像火箭底下的助推器一样,团组织推着青年抱成一团进步,公司也会越来越正规。”袁家伟说。

    邵兴鑫同意袁家伟的看法,她希望,团组织能激活“拆二代”身上的细胞,解放思想,改变世世代代沿袭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用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创造美好生活。

    在揭牌仪式现场,袁家伟面对大家立正,拿着稿子的手有些哆嗦,他用尽量标准的普通话说:作为“拆二代”,我们一定会把握好机遇,不断学习,成为青年创业的典范和带动老百姓致富的主力军,因为我们拥有无限的激情和精力,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

    零零散散地站在煤火旁的“拆二代”们眼睛一直盯着他,稿子念完,他们依然盯着,甚至忘了鼓掌。

分享到:
贵州黔西:乡镇“大团委”助推青年抱团发展
金义平:我是乡村志愿者
团情微讯
中国青年志愿者公益圆梦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