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临海的城市,温哥华不少市中心的社区都面朝大海,更有不少人每天乘“Sea Bus”(海上巴士)作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楼下的海边停了不少船,映着西面白雪皑皑的群山,可以直接背诵唐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到了冬天,尤其是圣诞节到元旦期间,停泊的船骤然多了一倍。据说是在海上“打渔”的船儿们全回家了。定睛看看,这些船其实也分阶级,一类是传统的木帆船,不管用的是什么型号的发动机,外表都是木船舷、木桅杆、挂着高高的白色船帆,十分经典怀旧。一类是摩托艇,单层甲板,几个驾驶座位,就像好莱坞动作片里的高速摩托艇一样。最后一类则是真正的游艇,有两三层甲板,既有卧室也有厨房、客厅,还有顶层的Party甲板。这样的游艇大部分时间停在岸边,而且还带船长和水手一班人马。
其实还有一种船,一般不泊在海边,而停在楼下停车场的特殊架子上——它们就是穷人们的独木舟。独木舟在这里非常普遍,深受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喜爱,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原住民印第安人的影响。传统印第安人的手工独木舟非常精美而结实,往往由一整棵高大的树木雕琢而成。当然,今天的独木舟已经由各种新型的材料制作,一艘手工制作的独木舟,简直就是奢侈品。
通常在春夏秋的平静海面上,看到一两个年轻人划着木舟,那景象其实和一艘豪华游艇在海面驶过一样美丽。先生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木舟业余选手,他们把木舟栓在吉普车的顶棚上,再开到海边乘渡轮。渡轮载他们到人迹稀少的小岛,然后,他们再开到海边的森林附近,扎下帐篷,一连两个星期就在周围的群岛间驾木舟游荡。
在海上游荡的日子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样惊险瑰丽?
他们说,驾一艘游艇或一只独木舟也没有太大不同。游艇靠的是发动机或者水手,独木舟则需要强壮的肌肉,除了这些,大家都是躺在海上漂着看看天上的云彩、听听海浪的声音,没事儿喝点藏在冰箱里的啤酒,大声唱唱歌。
群岛周围的小海豹、小海狮们都会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出来晒太阳,有时候它们一群一群伏在海湾漂流的浮木上,有时候它们会躺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肚皮朝上打盹儿。独木舟经过身边,它们会一惊,潜入水中,然后再露出水面,好奇地打量这些不速之客。那些湿漉漉的小鼻子和黑亮亮的大眼睛,真的是在海上漂流的最可爱的收获。
当然,还可以顺便打打渔。
能开到深海的游艇可布网捕到大条的三文鱼,冷藏,然后带回岸边。如果是秋天鱼肥的季节,每条三文鱼都有10多磅的样子,鱼鳞闪闪发亮,新鲜绝美。
即使划着独木舟,也可以在海边捕捕特产邓杰内斯蟹和斑点虾。只需要把一些食物装在一个半开放的笼子里,用绳子系在船尾。在海上数云彩喝啤酒发呆的时候,总会有几只贪吃的螃蟹闯进笼子。
按《捕捞法规》,每个持有捕螃蟹执照的人一天只能捕4只螃蟹,每只螃蟹不得小于16.5CM。等到傍晚,一定是挑着最大的4只螃蟹和虾归航。在海边升起一围篝火,拿装满清水的锅煮上,洒上点海盐,就是难得的人间美味了。
听到这么多关于出海的故事,面对家门口挂满彩灯的船,我问先生:“我们能够买得起一艘船出海打渔吗?”
先生认真地想了想:“我们有一艘充气的折叠船,也许明年夏天可以出海碰碰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