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1月2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下午茶

致谢幕词是种美德

林蔚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29日   12 版)

    八卦党这两天的热议话题是“分手形式的重要性”。早前有小姑娘上网哭诉男友玩人间蒸发,电话不接短信不回。“想分手就说一句啊!”此言一出,就有很多感同身受者纷纷跳出来发言——

    嗯,我说的是那些用类似形式玩分手的人。他们说,哎哟,这不明摆着是分手了嘛,不说还不是怕伤害你。他们又说,一切尽在不言中,你还死缠烂打作甚啊。

    一场混乱口水战。有旁观者总结说,大戏一落幕,男生便作鸟兽散,更有甚者早想好下一出戏是什么;女生就偏偏要等到主持人出来报幕,一定要听到“到此结束,再会”才算罢休。感同身受者纷纷笑, 就是就是,离场就好了嘛,形式有那么重要吗?

    以性别论分手形式,太一刀切。不过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重点是,分手形式有那么重要吗?

    重要,非常重要。八卦党异口同声地说,“分手”这个词,就连后边跟着的标点符号都特别重要。

    “分手。”干脆利落。

    “分手!”毋庸置疑。

    “分手?”迟疑不定。

    “分手……”模糊不清。

    既然决定了要分手,为什么不快刀斩乱麻,了结一切?

    有人回答说,都决定分手了,那说不说能有多大区别呢?多说一句有那么重要吗?

    哎哟,区别可大了呢。喜剧片演到花好月圆,谁都知道是大结局了。悬念片就要等到“剧终”二字,观众再不舍也知道得离场了。偏偏语焉不详的,让人误以为是开放式结局,费心猜想,费力挽回,明摆着浪费别人的生命啊。

    再则,说一句“对不起,分手吧”会死啊。

    好吧,又有人换了个道貌岸然的解释——“怕伤害”、“不忍心”。他们解释自己的用心良苦:直说多残酷啊,怕对方接受不了,所以就用实际行动默默传达。

    拜托,如果直说是一种伤害,那分手本身岂不是更大的伤害?多重的刀都忍心下了,这会儿又何必摆出一副仁者慈悲的模样,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状?

    其实不过是为了躲避愧疚感和责任感吧。他们最希望的分手,应该形式如下:“分手?”“耶,走好不送!”于是双方拍拍屁股走人。

    可偏偏人世间大部分的分手戏码,都是一方决绝一方不舍。所以他们退而求其次,用不闻不问不答不应的冷暴力来宣布告终。最理想的结局是对方受不了了,主动“分手”,然后他们就可以嘴上叹声“唉”,心里大喊“乌拉”,快跑着离开。再不济,也能造成事实分手局面,以后面对质疑,还可以从“伤害者”迅速变身为“受害者”,作出惊愕又无辜的表情:不是早分了吗?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有个桥段。斯琴高娃被周润发骗走了“棺材本儿”,怒喊“滚滚滚”。周润发守了一夜,待人醒来,道:你保重,我滚了。唉,现实里很多人还没个骗子有担当,他们把“怕伤害”挂在嘴上,但其实最怕伤害的,是自己。

    最后用科学严谨的数据来证明我的论点吧。2012年,英国的一项民调就分手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无论男女,都更愿意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说分手——虽然男性比女性少。电话告别是次选,用电邮和短信等电子方式说分手也渐渐兴起。最少的是“通过朋友”,仅占4%。

    你看,得是怎样的奇葩,才会选择遁形、沉默等冷暴力的分手方式啊。

    记住,致谢幕词是种美德。

分享到:
不如停在“心里有过”
谁能给我一个舞台
带我出海去打渔
结束一场婚姻的态度
致谢幕词是种美德
就要走了
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