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1月3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电子情书

有朋自中国来,替我编程!

李斐然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30日   11 版)

    在美国的一家IT公司里,鲍勃原本是个“走进电梯都没人愿意看第二眼”的普通人。他本该跟其他程序员一样,过着“数十年如一日”的单调生活——

    早上9点,上班打卡,写代码;

    中午11点半,吃午饭;

    下午1点,继续写代码;

    下午4点半,给老板发邮件,告知一天工作情况,“今天的代码又没写完”,等着挨骂;

    下午5点,下班回家。

    眼看鲍勃的生活就要埋葬在日复一日的无限死循环里的时候,忽如一夜春风来,天上掉下个救世主:鲍勃交了个“中国朋友”。

    没人知道鲍勃的“中国朋友”长什么样子,就连鲍勃自己恐怕也不知道。尽管在过去6个月里,他们每天都在网络上不断线地热切联络着。然而,在这个只关注网络账号的互联网时代,知晓人的面貌似乎也没什么必要。大家只知道,自从有了这个朋友,40岁的鲍勃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他有了20岁的体力,30岁的干劲,40岁的谋略和50岁的智慧。

    有了这个新朋友,鲍勃从“泯然众人”一下子升级到“脱颖而出”。他成了好员工,每天下午都提交一份任务,每一行代码都消灭一个难题。不管多么棘手的任务,他总能在下午下班之前,轻轻松松地提交一份漂亮的对策。

    再也没人敢小看这个“毫无杀伤力的居家好男人”了。鲍勃的上司也越来越喜欢他,称赞他的程序写得“干净利落,有板有眼”,还把他评为“整栋大厦里的最佳程序员”。

    关于鲍勃的一切都让他们满意,只是在去年5月份公司装了监控登陆地址的设备后,一件小事让这些重视网络安全的老板们感到蹊跷:明明他们的明星程序员就坐在美国的办公室里,聚精会神地对着电脑,可系统为什么显示提交漂亮代码的“鲍勃”位于“中国沈阳”?

    答案被委托给在电信供应商的安全部门工作的瓦伦汀寻找。这个互联网法律调查员原本计划破获一起“黑客事件”,抓住袭击美国公司安全系统的中国黑客,结果却不小心揭开了鲍勃的“中国朋友”的神秘面纱——从5月份以来的数据看,原来,远在沈阳的中国人才是所有漂亮代码的幕后主角。

    就像是懒得做家务的单身汉喜欢掏钱请家政阿姨拖地洗碗,懒得编程的鲍勃早已经把自己的工作“外包”给了精通编程的中国高手,有朋自中国来,替我编程!

    身在美国的鲍勃只要每年动动手指,写张5万美元的支票,远在沈阳的中国程序员就会每天按时替他写代码。这些钱对于每年有6位数美元工资入账的鲍勃来说不算什么,可对于中国程序员来说却是一个诱人的大数目。

    为了让中国程序员能够顺利登陆他的内部工作账号,鲍勃还把登陆系统必备的密钥卡用联邦快递寄到了中国。从此以后,那些累人的代码行都是由看不见的“中国鲍勃”,从互联网的另一端登陆,勤勤奋奋地替他编写。没有图?自有中国人送上前;没结果?中国人替他来写。

    可是上班不干活,鲍勃干嘛呢?瓦伦汀一调查,结果把他自己也吓了一跳。这位调查员认定鲍勃的故事是“2012年工作中不得不回顾的大事”,把它原封不动地写进自己的年终工作总结里。看,日子还能这样过:

    早上9点,上班打卡,刷新闻,看视频,冲着小猫卖萌的短片哈哈大笑;

    中午11点半,吃午饭;

    下午1点,逛网上商城;

    下午2点,更新Facebook,查查LinkedIn;

    下午4点半,给老板发邮件,告知一天工作情况,“今天的代码写完啦”;

    下午5点,下班回家。

    瓦伦汀的这份年终报告上个礼拜在网站上公布后,立刻成了热门话题,从英国的BBC到美国的CNN都追着想采访他,鲍勃的故事之荒诞,让见惯了奇事的记者们都不可置信地反复问他:你不是在逗我玩吧?

    同样想说这句话的还有那些曾经器重鲍勃的老板们。只可惜,摆在他们面前的却是令人苦笑的真相——他们没能在鲍勃办公室的电脑里找到任何一行漂亮代码,那里只有一张又一张从中国发来的汇款收据。

    听瓦伦汀说,鲍勃的工作没了,也没了“中国朋友”,他又回到IT民工的行列,重新过上了单调的日子,上网刷屏,投简历找工作。

    可是,不知道此时此刻,在只认账号不认人的互联网世界里,还有多少个神秘的“中国朋友”,透过闪烁的信号灯连接到地球的另一端,为了那些爱偷懒的鲍勃们,兢兢业业地写代码。

分享到:
科学家为何制造致命病毒
有朋自中国来,替我编程!
猩猩也粉iPad
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