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等上了会,再说是来学习的。”日前,第一次参加贵州省两会的“90后”人大代表刘萍带来了5份议案,这些议案是她“替村里人说话”的第一手资料。为此,怀孕待产的刘萍挺着大肚子用了10多天时间在村里一户一户走访。从村民的意见到有可操作性的议案,刘萍请教了很多人。直到会议正式召开前3天,都一直在学习,感觉进步了许多。(《中国青年报》1月29日)
人大代表也好,政协委员也好,其参政议政本身确实也包括“学习”的意思,学习其他代表委员,学习怎样尽职履责,做好民众的代言人,等等。不过,仅仅一句“来学习的”,未免有些轻飘,也是对两会的误解。如果有些代表委员以“学习”作为应付一切的说辞,更是有疏懒参政、搪塞民意的嫌疑,殊不可取。
首先,肩负民众托付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该是懵懂的小学生,也不该是谦虚的沉默者,而是民众的代言人。他们从四面八方、各行各业汇聚到一起,是要讨论、协商、争论事关公共领域的诸多重大事项,这些事项可能与大政方针有关,也可能与民生福利有关。代表委员的意见很重要,也很必要。他们的声音不仅仅是自己的,也代表了民众。
以财政预算为例,政府手中的“钱袋子”都花到了哪里?如何花掉的?“三公经费”是不是做到了公开披露?各项重大财政预算列支是不是明确具体?等等,凡此种种,代表、委员完全有权利、有责任询问个明白。如果仅仅是“学习”,毫无追问和质疑,不仅不可能起到约束政府预算的作用,也是对民众的不负责任。
其次,“学习”固然是一个美好的词汇,一个愿意学习、能够学习的代表委员,当然值得尊敬,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学习”当做疏懒参政的托辞。从媒体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代表、委员在谈到履职感受时,动辄就是“来学习的”,一派谦虚谨慎之态。特别是一些明星委员,更是张嘴就来,我是来学习的。这样的“外交辞令”表面看十分光鲜,实则乏味得很。
刘萍代表肯花掉很多时间,认真收集民意,并不断征求各方意见,最终形成若干有可操作性的议案,这样的做法其实就是一个“学习”开会的过程。即,如何把底层的意见传递上来,并与各方形成良性互动。这样,一方面可以疏通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意见渠道,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另一方面,代表本人也在这一过程中熟悉了现代政治运作的基本原理,而这,才是“学习”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