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1月3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加强人才培养 整合社区资源 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上海两会集中关注青少年社会教育

本报记者 周凯 龚瑜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31日   05 版)

    团中央确定2013年“面对面”活动主题“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之后,团上海市委据此开展了细致深入的专题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规范社会教育机构运营,推动社会教育的有序化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大政府购买力度,推动社会教育的社会化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强社会教育人才培养,推动社会教育的持续化发展的建议》、《关于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加强社区内社会教育机构交流合作的建议》、《关于建立“学校社工”队伍的提案》等5份提案议案,将通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在新一届上海市“两会”上提出,使“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首次成为该市两会上一个集中关注的话题。

    “对青少年来说,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我深刻感受到,社会组织在社会教育方面有很大的施展空间,但要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接轨还比较困难,希望政府能搭建更好的交流平台,加大购买服务的力度,让人员、场地、课程资源可以优化利用,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兴趣爱好,设计有吸引力的活动,丰富青少年的社会教育,进而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来自飞扬天使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的马俊婷作为从事社会教育的社会组织代表,在1月22日举行的上海市“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集中活动中,向与会的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畅谈了自己从事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感受,同时也提出希望政府能加强社会教育人才培养、加强社会教育内容设计、加强社会教育与学校、家庭教育衔接等建议。

    1月22日下午,由团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和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主办的上海市“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集中活动在杨浦区举行,10余名关心青少年事务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了杨浦区新江湾城社区安全体验中心,了解了相关职能部门、学校和社会组织为开展社会教育、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所作出的种种举措。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代表、委员与青少年、教师及青少年工作者代表围绕“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主题展开讨论,并对即将提交上海“两会”的提案议案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大家普遍认为,团组织通过调研发现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令人关注:一是现有社会教育的普及程度不够。城区与郊区社会教育的人力、场地资源分布不平衡,覆盖面和普及度有待提高;二是社会教育的专业人才缺乏。社会教育作为社会工作与教育的专业交叉领域,具有特殊性,急需大量专业人才和专业机构的介入;三是社会教育的交流平台匮乏。有些热门的社会教育场所需要排队预约,有些冷门的活动场馆则存在遇冷的现象,需要搭建合适的交流平台,让学校、社区、社会组织、职能部门能加强沟通,更好地配置现有资源;四是现有社会教育的内容设计欠佳。青少年对自上而下设计开展的如打扫卫生、维护交通秩序等社会实践活动往往兴趣不大,他们希望参加更符合他们爱好的、互动性更强的社会教育活动。

    将在两会上提出的5份提案议案,从强化社会教育的内容设计、加强青少年社会教育专家咨询督导、建立社会教育工作人员激励保障措施、加大购买青少年社会教育公益性组织服务的力度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团市委将对所提议题进行跟踪关注,努力推动其成为重点提案,并督促和推动有关建议和提案的落实。

    提案议案选萃

    关于规范社会教育机构运营,推动社会教育有序化发展的建议

    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校外的青少年教育,有关合同纠纷也经常见诸新闻。教育管理部门和文广、工商等管理部门应协同合作,对现有社会教育事业单位、营利性教育机构、公益性社会教育组织等进行梳理和类别化管理。在基础教育之外发展特色教育,注重对教育活动及活动成效的过程监督及评估。

    对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博物馆等传统机构,应组织其与成熟的商业教育机构、公益社会组织进行交流,刺激双方不断改进原有教育手段,改革课程设置,逐步在社会组织领域营造去精英化、去考试化的氛围,真正实现其公共教育的功能。    

    关于加大政府购买力度,推动社会教育社会化发展的建议

    目前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职能分别属于文化、体育、市政等部门,青少年宫、青少年社会活动中心、科技馆等在性质和定位上都属于公益性机构,具有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其开展的活动一般是免费或低收费的,但现在仍存在“大户资源多,小户吃不饱”的情况,即资源丰富的单位受到高度重视,资源短缺的单位发展却越来越受到限制。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在对公益性社会教育机构投入资金、人员支持时,应注重区域平衡性、多元化发展,分流一部分资源到社区基层,让青少年能够就近就便接受社区教育。

    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教育公益组织开始孵化,但社会教育公益组织要与学校对接开展活动相当困难,学校对社会教育公益组织的认同度很低。建议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更多的交流活动,让有资质、有信誉的社会教育公益组织能有效与学校对接,同时加大购买服务力度,让社会教育公益组织能更好地服务青少年,加入到社会教育体系中。

    鼓励保险公司开发设计针对社会服务组织开展公益活动的专门险种,有社会服务组织在设计服务投标书时,将需要的保险费用列入,由政府部门在开展招投标时,适当考虑将其纳入经费预算。

    在进行社会服务招投标时,根据服务项目的内容,考虑其适用性,适当延长需要长期开展的服务合同期限,进一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可在合同中进一步细化对考核评估的规定,对考核合格的,合同自然续期,考核不合格的,合同自然中止;若该服务是短期性质的,则在招标初即可明确告知投标方,避免出现劳动纠纷。

    政府在编制购买服务的基础预算时,应适当考虑将社会组织的人员经费也纳入其中。推动社会服务人才队伍的稳定化,才有利于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关于加强社会教育人才培养,推动社会教育持续化发展的建议

    社会上虽然已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教育机构出现,但其资质良莠不齐,收费也较为昂贵,政府和机构开始呼吁高校提供优秀的青少年志愿者和社工来到社区,但是专业人才、社会组织的缺口依然较大。

    政府应当推动高校设立相关专业,建立健全社会教育专业学历学位体系,建设社会教育专业教育培养模式,促进社会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教材建设,加大社会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培养力度,提升高校社会教育专业教育培养能力,扩大专业教育培养规模。通过加强专业教育,培养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社会教育专业人才。

    建立健全社会教育专业人才薪酬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整体薪酬;明确在事业单位从事专业社会教育服务的社会教育专业人才,享受相应职级的职称待遇;在社区从事专业社会教育服务的社会教育专业人才工资待遇纳入政府财政支持范围;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工作的社会教育专业人才,鼓励地方按照不低于当地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制定薪酬指导标准,办理社会保险;将社会教育专业人才纳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有关表彰奖励范围。 

    建立职业晋升机制。将社会教育专业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社会教育专业人才职业资格制度,引导有关社会组织建立符合社会教育专业人才特点的评价机制,为社会工作教育人才提供成长发展的空间。

    关于建立“学校社工”队伍的建议

    参照国外经验,中国的学校社会工作体系可以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专门或兼管学校社会工作的部门和人员,负责政策落实、对学校条件的考察、学校社会工作项目的批准、给予相应的拨款、对评估效果进行反馈等。

    (2)民间社会工作机构。在民间社会工作机构的资格审定上,应该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要求。

    (3)学术研究队伍。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与今后的发展不能缺少学者对此领域的理论研究。要更快推进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需要学术界在研究时更立足于中国的政治环境,使研究更具公平感和正义感,而不是只浮于表面谈技术问题。

    (4)独立的督导队伍。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必然需要督导队伍的本土化。外聘督导的模式虽然在实务辅导上很有效果,但从成本及本土化方面考虑不是长久之计。社工协会等民间机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可以组成督查机构,定期对督导工作进行走访,及时反馈,保证学校社会工作的工作质量与效益。

    学校社会工作在运作时也应形成相应的机制,如下:

    (1)学校社会工作在中国学校体系中可采取中、小学体制外聘用,大中专院校体制内整合的方式定岗开展工作。

    (2)机构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合作,机构在派出社工进校前,应该与学校就有关问题进行协商、沟通。

    (3)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引入有专业评估资质的第三方进行独立评估应该是确保未来学校社工制度健康发展,不仅可以避免目前多部门评估带来的繁杂,而且可以确保评估的专业性和公平性。

    (4)资金来源上采取政府“埋单”与机构自筹相结合。政府保证基本开支,包括社工岗位工资、督导工资等,而服务开展的费用需由机构自筹。

    目前的学校社会工作实务范围还集中在学生的改变,干预环境集中在个体、小团体或家庭。根据中国现实状况,仍有大量工作可以开展:

    (1)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涉及个体、家庭、小团体以及环境的改变,目标是改变学校生态系统。

    (2)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涉及大团队和环境的改变,目标是环境的改变。这在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工作中体现为改善学校风气、丰富校园文化、推动与教育相关政策的落实、倡导学生福利、组织社区活动等。

    (3)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涉及大团队(学校或社区)的干预,目标是学生的改变。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学校范围开展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培训、学习压力释放培训等教以学生自我帮助、自我调节的技能,学校社工还可以在社区范围开展亲子沟通训练,培养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新认知。

    关于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加强社区内社会教育机构交流合作的建议

    要加强社区内各类社会教育机构的优势互补。营利性的社会教育机构在专业教育人才、科学的课程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博物馆和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等事业性机构在社会教育的物资和场地资源方面具有传统优势;针对青少年的公益性社会教育组织则在参与人员组织、项目运作经验上具有长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些机构、组织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现有如社区教育委员会的作用,定期交流共享课程、人员、场地等工作资源,促成项目合作,满足不同青少年群体的需求,对贫困青少年家庭要优先考虑。

    要加强青少年社会教育专家咨询督导。在加强社区内社会教育机构自转的同时,要从专业角度对这些社会教育机构提供咨询督导服务。建议教育管理部门成立社会教育专家委员会,以社区为单位,定期对具备社会教育功能的公益类社会教育机构、从事社区教育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关志愿者提供专业咨询和督导,不断提升社会教育工作人员工作水平,进而提升社会教育服务质量。

分享到:
蛇年股市会不会有“黑天鹅”
如何测算出130万平方公里灰霾面积
商业保理:天津试点一年
上海两会集中关注青少年社会教育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