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2月0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老三》:写狗最终是写人

本报记者 谢湘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2月05日   10 版)

    日前,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首部长篇小说《老三》由语文出版社出版。2005年年底,张保庆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时曾谈及自己退休生活的打算:“现在我要干两件自己真正愿意干的事——一是练书法,一是写小说。”

    张保庆属于一诺千金的人。此后,这位自称“年轻时也爱看小说、也有文学梦”的老人,完全沉浸于创作中。终于经过两三年时间的反复构思,在2012年8月的某一天,觉得自己可以动笔了。于是猫进书房,以一天一个章节的速度,一气呵成了这部10多万字的《老三》。

    《老三》以中国上世纪70年代“文革”后期北方山区一个小村庄为背景。小说的主人公——革命烈士的后代张鹰岩祸从口出,因胆敢“攻击旗手”被开除党籍、公职,下放到父母曾经战斗过的卧虎崖大队担任小学代课教师。受到压力和威胁的妻子为了自保不得不离开他。他带上患难中收留的一只受伤的小狗“老三”来到山村。于是,一条介于人性和狼性之间的义犬与一位受迫害被流放到山村的书生同生死、共患难的动人故事就此展开。

    作者把主要的笔墨重点集中在“老三”这只狗身上。他以充分的想象力和拟人化的手法,为“老三”设计了许多奇特场景和奇妙情节。如,身上带有狼基因的“老三”平时经常去主人的一位朋友家玩耍。一天,它突然满口是血地跑了回来。主人担心是它伤害了朋友的孩子,狠狠地踢了它一脚,跑去问个究竟。不想“老三”是跑回来邀功的——是它这个“大功臣”将潜藏在孩子身边长达两米的大花蛇咬死,将孩子拯救于险境。后来,成年的“老三”外出寻觅自己的爱情伴侣,和一只母狼产生了感情,并生了两个小狼崽。一天,主人听到门外有动静,开门一看,原来是“老三”带着“家眷”回来了,它们在门口站成一排,向主人表示感激之情。

    《老三》最让人感动的不仅在于“老三”的情,更在于它的义。它在解救落水儿童中表现的英勇执着,它在人类善恶斗争中的爱憎分明,它巧妙地嫁祸于“人”的机敏,以及它在主人不堪凌辱而跳崖自尽时刻的飞身一跃、壮烈赴死……

    张保庆是带着感情和思考来写作《老三》的。“我确实很爱狗”,他在谈起自己的写作动机时说:“我先后养过两条狗,其中一条是1957年养的,就是‘老三’的原型。它对主人很温顺,也很忠诚。这条狗和我感情很深。我每天上学它送到校门口,我每天放学它蹲在校门口。1958年,上面来了个命令不准任何人养狗,有人开枪打它,没打着,它躲起来了。最后,我还是亲眼看见几十个人把它活活打死了。我很是伤心,至今难以释怀。”

    “写狗更是为了写人!”张保庆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与此同时,也为之付出了锥心啼血的代价——这些年,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物质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因此而提高。“许多人迷失了方向,失去了信仰,道德沦丧,做人没有底线。”他想借助“老三”的形象,表达自己对历史、对“文革”、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分享到:
《囚徒的长征》:历史重压下的不屈灵魂
顾维钧:第一次向西方列强说“不”
人类灵魂的实验室
《老三》:写狗最终是写人
见见双亲 听听乡音
以光线绘图
用画面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