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2月0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书山有路

见见双亲 听听乡音

——读厉彦林的《春天住在我的村庄》

张守仁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2月05日   10 版)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隐秘之处,它令人终身难忘,这就是故乡。每个人无论漂泊到多么遥远的地方,思念桑梓、怀恋故乡之情,总是催人泪下。

    厉彦林的故乡是在沂蒙山区莒南县三面环山、居住着数百口人的一个小村庄。那个小村庄深藏在他的心灵深处。他的祖父、他的爹娘、他的兄弟姐妹都在那里繁衍生息、生活成长,因而令他惦念、眷顾、永远怀想。

    厉彦林在《春天住在我的村庄》里说,“什么叫幸福?回到老家就是最大的幸福。”他感激家乡的亲人、友伴,热爱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思念着村中的小巷、小路、小河、炊烟、槐树和石磨。他写它们,字字亲,笔笔情。

    他回忆亲人对土地的疼爱和呵护。他爷爷对土地热爱到踏上去时,必须脱鞋赤脚。如果穿鞋上去,爷爷说,“地就喘不动气了,庄稼也就不爱长了”。农人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着养育自己的土地。他母亲整日操劳,早早起来,给家人做饭,白天到地里干活儿,晚上在油灯下还要推磨或抽针引线纳鞋底,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她事事关心别人,唯独不顾自己,甚至生病了还舍不得买点药片吃,一声不吭地硬撑着,因而皱纹和白发过早地爬上了眼角和额头。他父亲默默地疼爱正在读书的儿子。寒冬腊月,坐着敞篷拖拉机,颠簸四五个小时,到县城给他送煎饼和煮鸡蛋。临别时怕他感冒,不让他出门远送。那条家里的老黄狗,更是他童年的好伙伴,晚间常到村东林子里迎接放学归来的小主人。为了减轻他的负担,它竟用嘴从他身上扯下书包,叼起来跑到前边引路……

    凡此种种,读后感到乡情、亲情浓似酒,令人沉醉,使人怀想,让人感动。

    作者在书中描绘了一幅幅山村生活的民俗画: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赶集上店,置办年货,张贴春联,刷墙祭灶,杀猪宰鱼,煮饺蒸糕,过个团圆年……祈盼来年,祝福生活。村里来了摇着手鼓、挑着货担的货郎,破嗓子喊着“拿头发换针呃!”男女老少便一齐涌来。大娘、大婶们拿着破铜烂铁或平时攒下的破布、头发,换下针头线脑、纽扣鼠药、卷尺剪刀。小孩们眼巴巴望着货架上的糖豆点心,拽着大人衣角乞求着:“我听话啦,买糖吧!”……每当傍晚时分,夕阳总是把田园、山村涂抹得金光灿灿,各家各户的屋顶升起了炊烟,饭食香味弥漫在晚风中。农人荷锄归来,牛羊吃饱了肚子回圈。家家柴门打开,村边响起母亲唤儿回家吃饭的声音……他的故乡上演着一首安详平和的山乡黄昏曲。

    人在童年爱吃的东西,会影响着他一辈子的饮食习惯。人们曾从鲁迅的《朝花夕拾》中,看到他离开故乡后常常回忆起儿时吃的蔬菜、瓜果。如,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是使他思乡的蛊惑。叶圣陶在《藕与莼菜》一文中说,在客地吃到儿时爱吃的雪藕和莼菜,令他想起江南水乡的可爱。汪曾祺在《故乡的吃食》中,更是津津有味地描绘着家乡高邮的鸭蛋、螺蛳、白鱼、青虾。就是想想也会口中生津、齿颊溢香。厉彦林和这些名家一样,离开家乡到了城市,不断地回想起菜园和田野里的黄瓜、青椒、韭菜、豆角、香葱、茄子、萝卜、白菜,还有沂蒙特产大地瓜。他说回家吃顿他娘做的饭,回忆童年种种美味好吃的东西,就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关于沂蒙山的吃食,该书有《沂蒙地瓜》、《种萝卜》、《乡下老家的菜园》等朴素的篇目。作者满怀深情地说:“因为父母的辛劳,我们才有这个口福,才经常吃上地道、稀罕的土菜。这样的菜放心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享受着父母的关心和疼爱。”

    一个人有生之年,应该找时间常回家看看,见见双亲,听听乡音,尝尝美食。这个在地理上让你无法割舍的家乡宝地,永远是你心灵的栖息之所。

分享到:
《囚徒的长征》:历史重压下的不屈灵魂
顾维钧:第一次向西方列强说“不”
人类灵魂的实验室
《老三》:写狗最终是写人
见见双亲 听听乡音
以光线绘图
用画面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