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2月0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两件事,令陶润之和李小丽意识到他们于北京已有归属感——

60岁的北漂

林特特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2月05日   12 版)

    陶润之和李小丽是被迫拥抱新生活的。

    没办法,谁叫儿子陶鑫志向远大呢?

    想当初,陶鑫在家乡一所中学做教师,日子安稳、清闲,陶润之和李小丽也跟着逍遥。除了家务,李小丽每天早晚跳两场舞,其他时间都用在股市;陶润之退休前的一两年,上班早已不正规,他笑傲麻坛,又参加了一帮同龄人组织的骑游队,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他带着头盔,骑着专业的赛车,和老兄弟们一起,在郊外、田间流连。

    可陶鑫对自己不满足,他报考了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又选择留在北京。“神仙般的日子”就这么结束了。

    “你走,你走得远远的!”那年春节,陶鑫表达他想就此扎根北京的想法时,李小丽曾这样咆哮。

    此后的日子,用以泪洗面来形容老两口的生活略有些夸张,但“牵挂”、“寂寞”、“思念”确实从此不绝于他们的字典。

    一日,陶鑫在电话中通知父母,他已打算买房,还要接他们来北京。隔着话筒,李小丽都能想象出陶鑫笑成一朵花的样子,“妈!这是我能想到送给你最好的生日礼物!”

    不忍忤儿子的好意,更因思念作祟,一辈子没离开过南方的陶润之和李小丽60岁后竟成了北漂。

    起初,他们不适应北京的天气,冬天看到雪、光秃秃的树丫,都一阵惊呼;他们也不适应北京的风俗,“腊月二十三过祭灶?明明是二十四嘛!”

    起初,他们成天抱着电话、电脑,陶润之每天必和几个老兄弟煲电话,问单位最近有什么新鲜事,问骑游队最近又去哪里了;李小丽则在观察股市之余,开着QQ,打开摄像头,与邻居、大小姑子、老同事,聊天儿、视频。

    故交永远无法慰新愁。

    故交不可能告诉陶润之去天坛怎么坐地铁,再去故宫换哪趟车;故交也不可能告诉李小丽,头疼是去人民医院看好呢,还是去宣武医院;而这些,在买菜时、散步时、银行排队时,只要你发问,就总有热心人告诉你。

    大部分热心人都与陶润之、李小丽同龄,甚至,他们中的大多数与陶润之、李小丽的情况也相似——都是跟着孩子漂到北京的。

    渐渐地,李小丽恢复了早晚两场舞。她在小区找到同好,湖北的张姐、四川的小刘、福建的小陈……都成了她的舞友;李小丽舞龄长,会的舞多,没多久,原来的领舞回老家了,李小丽被公推为新的领舞。

    一日,儿子下班回家,路过小区中心广场,看见李小丽穿着红色高领毛衣,黑色长裙在《今天是个好日子》的舞曲中活泼地跳着,她的身后,有人喊道,“李老师,您慢点,我跟不上!”“李老师,你真棒!”当晚,儿子戏谑道。

    陶润之显然不如妻子适应新生活,他去小区的棋牌室看过几遭,和老家的玩法完全不一样,他摇摇头走了。

    李小丽竟能给陶润之拼出三个牌搭子,令陶润之刮目相看,他们均是李小丽舞友的老伴,一场麻将打下来,来自四地的四个老汉在友好的气氛中讨论出大家都能接受的麻将新规。

    两件事,令陶润之和李小丽意识到他们于北京已有归属感,也令陶鑫刮目相看——

    其一,自去年国庆起,每逢文艺汇演,小区的居委会便邀请李小丽参加策划,组织排练。现在,走在小区里,“李老师”“李老师”不绝于耳,李小丽总得意地和人寒暄。

    其二,陶润之发现附近的旅行社有“夕阳红”旅行项目,性价比不错,他推荐给牌搭子,李小丽又拉上她的舞友,他们结伴出行,龙庆峡、野三坡、凤凰岭,大同、威海、昆明……“我看那旅行社应该给你俩中介费。”儿子不止一次地说,“他们的团,明明是你俩给组的。”

    去年五月,陶润之的老哥们儿、骑游队的老刘携老伴来京,住在陶家。

    陶家夫妇极尽地主之谊,白天,陶润之带他们去各景点游玩,晚上归来,李小丽已做好晚饭。

    提及骑游队最近打算环游全省,陶润之有些羡慕,他拿起桌上的馒头,递一个给老刘,“来尝尝,小丽自己做的。”老刘表示惊异:“入乡随俗,来了北方,小丽竟学会了做馒头?”

    陶鑫也在席间,接下来的话令他忍俊不禁。

    李小丽说:“楼下那家的厨房正对着我家的厨房,每天他家的老太太做馒头,我就在上面看,她用多少面粉,我就用多少,她和面,我跟着和,她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陶鑫大笑之余还有些泪湿,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礼物——随着他漂的父母,拥抱新生活,并尽可能地活得生龙活虎。

分享到:
最好的礼物
父亲告诉我夏天没有蛋糕
每一个快乐都沉甸甸的
与想象力有关
60岁的北漂
母亲留给我的
坐在冬天的阳光里叙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