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本是件喜事,然而好多朋友都有“恐年症”,一个让他们共同恐惧的东西便是处处震耳欲聋无处可避的鞭炮。外国人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这东西既制造着让人不堪忍受的噪音,又生产着无数垃圾,污染着空气,威胁着安全,可却有那么多人乐此不疲地放着。都说放鞭炮是中国人的传统民俗,没有鞭炮就没有年味儿。可年味儿真是一个很玄的东西,我们不能为了那个看不见摸不见的年味儿而制造看得见的污染和伤害,不仅害别人,也害自己。
今年深受雾霾天气伤害、对空气污染有了切肤之痛的人们,在放鞭炮问题上应该有理性的认识了。从这个春节开始,让我们抛弃那些关于鞭炮的文学想象和文化幻觉,一起做理性的公民,少放或不放鞭炮。
前段时间受困于驱之不散的雾霾,人们对城市的空气污染有了许多深刻的反思。有了被窒息的痛感,意识到城市环境生态的脆弱和每个人的环境责任。空气脏了,不是哪个人一手造成的,是每个人行动的产物,是我们为自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自私的利益追求所付出的代价。前段时间的雾霾,虽然不是鞭炮造成的,却是各种类似“放鞭炮”这种自私的行为所制造。雾霾虽然被风吹散,但我们头顶上的天空和呼吸的空气非常脆弱,时时处于危险的临界点上。雾霾刚走,且随时可能再现,我们不能这么迅速地就遗忘!
鞭炮会让一个城市的PM2.5迅速飙升,这已被往年各大城市的环境监测数据所证实,即使没有监测数据,鞭炮所制造的严重污染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得见感觉得到。“没有鞭炮就没有年味儿”的片面认知往年尚可以理解,在经历了雾霾之痛后,就应该抛弃这种不理性的观念了。
没有鞭炮就好像没有过年的气息,放鞭炮才有过年感觉,仅仅是一种虚幻的文学想象,一种非理性的自我暗示与强化。我们不必被老祖宗那种“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咏叹牵着鼻子走,祖宗有祖宗的生活,我们有我们的生活,农耕时代的传统习惯已经不适合现代城市的文明要求,当废则废。传承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为了僵化的“传承”而放任那种看得见的污染和伤害。只要“年味儿”而不要健康,是愚蠢的。
经历了雾霾之痛后仍不改放鞭炮陋习,不仅会让雾霾成为一个无解之题,恐怕以后也失去了抱怨雾霾之害的道义资格。一边毫无反思地制造着污染,一边抱怨空气越来越脏,谁说这不是人格分裂和自相矛盾呢?而且,当下中国自上而下正倡导务实和节俭之风,鞭炮显然是既不务实又不节俭的。
丢掉鞭炮的文学想象,一起做理性公民,就是放弃那种非理性的自私快感和暴力化的欢娱,追求一种现代公民的理性生活方式,学会理性地衡量收益与成本。鞭炮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算上放鞭炮造成的所有损失——火灾、污染、垃圾、为防火投入的成本、影响休息所产生的心理成本——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而放鞭炮所有的好处,仅仅只是一个虚空的年味儿。现代国家之国民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靠的是理性的公民精神和公共意识。
一起做理性公民,就是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而放鞭炮显然是粗暴的,为了自己追求的年味儿,而让他人没了年味儿;为了自己的快感,侵犯了别人的安静和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利。有人会辩称,我也有放鞭炮的快乐权利,这是传统所赋予的,法律也支持——可是,安静和安全的权利追求,难道不应该比所谓的放鞭炮更优先?
政府自上而下全面禁放,阻力很多很大,当下可能还做不到,这需要民间的自省与自觉——在一次次教训后长记性,在一次次伤害后凝共识,在公民意识的成长中累积理性,逐渐摒弃对鞭炮的依赖,改掉这个与现代文明不相融的习惯。不放或少放鞭炮,我们就与文明更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