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2月17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打造数字战场的战斗队

——记兰州军区某测绘信息中心科研创新团队

冀东升 马军 雷鹏英 特约记者 魏春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2月17日   01 版)

    蛇年春节的鞭炮声还在响着,这支背着仪器的队伍又上路了。

    这是第几次出征?他们已记不清。

    只有一串数字印证着他们跋涉的足迹:8年间,37项创新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取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还3获国际发明奖。

    这次要走多远?他们仍说不清。

    雪山之巅、大漠戈壁,信息化战场的范围拓展到哪里,他们的脚步就延伸到哪里,西北广袤的大地处处是他们的实验室。

    2012年年底,这个团队获得四总部颁发的“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他们就是兰州军区某测绘信息中心科研创新团队。

    战斗力建设的难题就是科研的课题

    贺兰山下,一场对抗演习激战正酣。

    指挥所大屏幕上,显示在人们面前的不再是一条条密密麻麻的等高线,而是有山有河、有沟有坎的三维画面。

    三维立体地形让指挥员指挥作战更加得心应手,标绘态势、判定情况、定下决心一气呵成。轻点鼠标,战斗部署便立体式呈现在“硝烟弥漫”的仿真战场上,速度比过去快了近一倍。

    看到自己团队研制的“三维立体标绘系统”发挥了功效,该中心主任王明孝脸上露出一丝欣慰。

    4年前,“标图快手”冯海波带着3名标图员手拿4支笔,用最快的速度仍赶不上战场节奏,图上情况滞后,拖延了指挥员战斗部署的进度,错过了最佳攻击时间。

    现代战争瞬息万变,一张地图、一支笔的保障手段已远远落后。

    “战斗力建设的难题就是科研的课题。”打造一个三维实时交互指挥平台已迫在眉睫。

    一次次挑灯夜战、一项项难题攻关,他们先后对遥感图像处理、地形仿真、三维动画等10项技术进行融合,然后进行了数十次试验论证,攻克了性能不稳定、数据不兼容、显示平稳度差等技术难题。一年后,一个集三维立体显示、作战动态标绘和推演功能于一体的“三维立体标绘系统”出炉,并在全军推广。

    演习经历让这个团队认识到:实现信息化变革,就要彻底打破军事测绘的经纬,将数字地球的概念引入战场。 该中心总工程师董北平心里清楚:想打造数字战场,脚步就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里。

    地理信息是建设数字战场的核心,而在西北,很多地方的地理信息还是空白。为完成某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工作,该中心11名技术骨干在写好遗书、买了人身保险后走上雪域高原,挺进无人区。

    高寒作业的难度和艰辛超乎想象。队长马怀武为了测量一组数据,爬上一座海拔4600多米的陡峭冰峰。手套与手早就冻在了一起,陡滑的山顶根本架不住仪器。他跪在山坡上用冰镐凿冰,突然一阵寒风袭来,他连人带仪器滚下了山坡。

    “如果真的摔下悬崖必定粉身碎骨。”马怀武回忆说,幸亏山坡上的石堆把他挡住了,但当时他的衣服被刮破,头上和背部全是血,把雪地都染红了。

    在戈壁无人区,地表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狂风沙石时常袭来,仪器背在肩上把皮肤烫得通红,身上被晒得脱了一层又一层皮。

    就在这冰火两重天的严酷考验中,他们行程近10万公里,历时3个月,完成了10多万组数据的测量。

    智慧加勇气让他们在科研战场上摘得了一个又一个桂冠。

    ——高原高寒地区动态测绘技术,解决了高原战场快速精确定位的难题,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

    ——高清快速测图技术,让变幻莫测的真实战场与数字战场实现“无缝接轨”。

    ——某兵要信息系统,把千里疆域一“网”收,为指挥员决策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战场情况。

    单打独斗的科研已不适应战斗力发展需要

    2010年12月,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来自中国的新型无辐射夜光地图获得发明金奖,引起各国关注。在它的介绍片中有这样一个情景:部队执行夜间快速机动,丛林深处,漆黑如墨。轻轻揉搓几下,地图竟神奇地发出绿光,地物地貌、等高线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而10米以外,侦察仪器却测不出任何光照。

    “这种地图能够吸收转变光能、热能、机械能、太阳能等多种能量,在黑暗条件下实现自发光,使夜间看图如同白天”,谈起夜光地图的发明经历,该中心数字影像队队长申亚鹏打趣地说:“这是在报纸的‘豆腐块’中发现的大金矿。”

    2010年8月14日,正出差的王明孝在报纸上读到了一条简讯:兰州大学王育华教授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长余辉环保发光材料,可用于黑暗环境中的警戒指示照明。

    王明孝眼前一亮:这种材料能否用来制作夜间发光地图呢?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申亚鹏,让他连夜与王育华教授取得联系,自己第二天一早乘飞机赶回了兰州。

    这是他的夙愿。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电力设施损毁,部队所携带的电子和纸质地图,用于夜间救援和指挥受到很大限制。还有一次,该中心技术人员到某部调研,发现夜训中官兵用手电筒读图时发出的灯光暴露了部队行进的目标。

    先进的发光材料加上精确测绘和地图印刷技术,正是实现夜光地图的最佳搭档,两家一拍即合,决定联合攻关。    

    然而,研发工作并不顺利,发光材料颗粒大,无法与印刷油墨进行融合,严重影响印刷精度。为此,他们反复进行烧制试验,获取了200多组数据,50多次改变制造工艺,最终找到了既能精确印刷,又能长时间发光的颗粒尺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研制的发光地图,持续时间增加了两倍。他们趁热打铁,又相继研发出夜光沙盘、夜光磁性队标等系列产品。

    “融合军地先进技术是当下科研创新的出路,‘单打独斗’式的科学研究已不能适应战斗力发展需要。”该中心项目带头人梁红说,夜光地图的联合研发,让大家有了新的视野。

    西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山洪、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给部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出了严峻挑战。为精确掌握地质信息和灾害规律,有效进行灾害预警和救援处置,他们联合秦大河院士领衔的中科院寒旱研究所,开展高原寒区地质灾害研究。科研人员利用遥感测绘技术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颠覆了大地测量和物理学传感器的传统监测方法,实现了对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远程实时监测。

    把每个人的潜能和价值都充分发挥出来

    记者采访时,该中心主任王明孝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是军队某知名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博士,即将毕业,毛遂自荐要到这个中心来。

    知名大学博士,不去沿海恋山沟?

    “这就是我们这里的一道风景,博士、硕士抢着来。”该中心政委许仕敏看出了记者的疑问,“不唯学历论能力,不唯资历讲实力,在我们中心,只要你想干事,我们就尽最大努力让你干成事。”

    博士黄征到中心工作不到一年,就领衔完成了两个信息系统的攻关,创新近10项成果。谈起自己的经历,黄征连称“没想到”。

    博士毕业之初,黄征被分到某单位担任后勤管理员,一心想着搞科研的他觉得没希望了,多次打报告要求转业。调到该中心后,中心领导根据他的专业特长,为他选择了3个科研方向,并把几个正在研究的课题交给他负责,让他领衔攻关。

    该中心业务处长刘兴科是中心最年轻的高工,他是中心培养的“本土博士”。

    大学本科毕业后,刘兴科来到该中心,整天琢磨着搞创新。后来,该中心搞学历升级,他报考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专业的研究生,却被中心卡下来了。

    “中心鼓励学历升级,为什么不让我考研究生?”刘兴科想不通。

    “你创新意识强,又是骨干,眼下中心承担着青藏铁路测绘等多个科研项目,机遇难得,在学校里虽然能学到知识,但会错过绝好的科研实践机会。”中心领导苦口婆心地给他分析利弊。

    就这样,28岁的刘兴科留下来,成了科研项目带头人,3年带领课题组取得10多项科研成果,仅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就有3项,国际发明金奖1项。2009年,他直接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把每个人的潜能和价值都充分发挥出来,创新活力才能持续迸发。”许仕敏介绍说,现在我们中心的技术人员人人有科研项目,人人有创新成果,有的还不止一项,连士兵群体在整个大环境的带动下,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士官张大庆参与某重大任务测绘,作为团体成员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士官高延鸿考上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分享到:
打造数字战场的战斗队
福建:银团合作让农村创业青年受惠
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
九岁儿子为无腿妈妈撑起一片天
南开千名学子寒假接地气
天大教师夫妇角膜遗体“双捐”
傈僳族山寨的喜事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