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云南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肆无忌惮闯红灯、横冲直撞、屡屡肇事伤人,被人们称为“大黄疯”的渣土车乱象,是委员们关注的话题之一。王中等委员认为,渣土车肇事是全国多数城市多年无法治愈的顽疾,究其原因,执法不严、治理举措治标不治本,是造成“大黄疯”乱象不止的根本原因。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0月15日至24日期间,仅昆明广福路沿线,交警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的“大黄疯”就达893起。而据媒体报道,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几乎每月都有“大黄疯”肇事伤人致死的事故发生,甚至1个月发生五六起,每年使不少人无辜死伤,一些家庭破碎,经济损失巨大。
据经营渣土车的业内人士透露,一辆证照齐全的渣土车均价在40万元左右,每拉一趟活,工地方支付驾驶员300元,一个渣土车驾驶员跑车一晚,毛收入约2000元,甚至更多。除去驾驶员的底薪和提成,以及油价税收、管理费、车辆磨损等综合费用,每辆渣土车拉一趟活,能为公司挣回80元。
如果按每个红灯都停,按限速行驶,每晚大约跑6趟;如果频繁闯红灯、超速行驶,则可以拉到8趟以上。前者挣回成本需两年零103天,后者挣回成本仅需1年零260天。为尽快收回成本,经营者都会选择“多拉快跑”,不计后果。
昆明渣土车行业协会相关资料显示,昆明现有的2300多辆渣土车中,大部分车都购买了巨额保险。平均一辆渣土车每年的保费为1.2万元,除了购买交强险,还追加50万元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及40万元车损险。出事之后,至少能得到保险公司五六十万元的保险赔偿,这与交通事故中每死亡一人赔偿60万元的费用几乎相抵。如果死伤者不超过3人,渣土车购买的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就够赔了。
目前昆明2300多辆渣土车,从业人员约5000人。这些渣土车驾驶员流动性大,很多从业人员对城市交通规则不熟悉,为了多拉快跑,经常违反交通规则,“尤其是多项保险,成为驾驶员多拉快跑的保障。”一位业内人士神秘地说。
渣土车肇事现象,早已引起昆明市相关部门的重视。2011年,昆明市交警支队、昆明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及昆明市渣土车行业协会,就对3200多名渣土车司机进行了培训,并颁发了上岗证。未取得从业资格证的司机,一律不得上路运输。并规定,从业资格证以1年为年检周期,1年设12分,如有闯红灯、超速、后牌不清等情况,都将扣分,扣满12分,则要注销该驾驶员的从业资格证,两年内不得再进入这个行业。
同时,渣土车行业协会还表示,要给渣土车安装GPS监控系统,对违规渣土车进行动态监控。由于电子眼无法有效抓拍渣土车牌照,协会与城管、交警等部门协商后,在每辆渣土车的后车门位置安装一块能被电子眼抓拍到的反光牌照。
但时至今日,人们并没有见到渣土车上安装反光牌照。车载终端的作用只是监控渣土车的行驶路线、是否乱倒渣土。但对超速、超载,只是作为记录,并不能当场处罚。政协委员们认为,这些措施操作性不强,“治标不治本”。
为此,王中等政协委员建议,渣土车驾驶员和公司最看重的是经济收入,要整治渣土车并抓出成效,就必须对违规司机和公司严厉处罚,让渣土车司机和公司事先向城管部门缴纳遵章守纪保证金,如有违规,就扣除保证金;同时建议交警部门制定渣土车在城区、城外等不同区域运输建筑垃圾时的车速、时段、限制运输线路等,根据城区交通监控摄像证据留存或市渣运车辆GPS监控中心记录固定的证据,对渣土车闯红灯、超速、在限制性路段运输渣土等违章行为予以处罚。
此外,政协委员们还指出,“大黄疯”多拉快跑、污染路面的源头,是由于施工工地为节约成本、赶时间或没有按照要求设置保洁设施造成的。为从源头上治理建筑工地和建筑垃圾的违规运输问题,建议城管部门禁止建筑工地内密封不完善、号牌不清楚的渣土车驶出建筑工地,并对施工工地的扬尘、噪音进行监管。
据悉,针对渣土车“大黄疯”乱象,昆明市目前已出台了《建筑垃圾违规运输处置处罚细化标准》,对违规运输建筑垃圾的施工工地实行停止运营整改的强制措施,并一律按照上限处罚,同时还制定了对违规运输建筑垃圾车辆实行强制扣车等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