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2月2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在外辛苦打工一年,回家过个年要花掉几千元

攀比风盛行 春节变“春劫”

本报记者 丁先明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2月20日   06 版)

    2月15日,正月初六,农村的年还没过完,李发洋和妻子就告别皖北乡村,准备开始新一年在上海打工的生活。

    当天天还没亮,李发洋就起床了。他本来计划,趁5岁的女儿还没睡醒就出门,省得让女儿大哭一场,弄得大人小孩都难受。但是,他和妻子起床的动静还是把女儿弄醒了。没办法,临行前,李发洋让母亲抱着“哭成泪人”的女儿去邻居家串门,自己和妻子也哭着离开了家门。

    告别故乡,再回趟家,得一年以后。虽然对家人、特别对女儿依依不舍,但李发洋内心也有种终于解脱的快感:老家的攀比之风盛行,让他有些吃不消,回到上海,他可以过得更真实点。

    想想回家过年10多天的花销,李发洋有些心疼。“节前腊月二十五一回到家,我就被周围‘高消费’的环境给包围了。大家在外忙乎一年,过年回家都想要个面子。”谈及这股攀比风,李发洋连连摇头苦笑,“虽然出外的收入高点儿,但架不住物价年年涨,总感觉钱不够花。”

    过年了,给孩子买几件新衣服是必须的。现在小孩的衣服一点儿不比大人的便宜,衣服加玩具,李发洋在孩子身上花了600多元。为了在村里的乡亲面前不显得寒酸,他和妻子也各自添了一件羽绒服、一条牛仔裤,这一项开支是950元。

    回到村里,难免要和同龄的村民聚聚,抽烟喝酒少不了。李发洋在上海平时抽5元一包的香烟,回家改抽10元一包的,他还买了5包15元一包的,以备走亲访友。

    抽烟的开销,和聚会时“喝大酒”比起来,似乎算不上什么。大家平时难得一聚,加上老家喝酒的规矩又多,没多少酒量的李发洋,差不多每次都得喝醉。

    还有一项比较大的开支是压岁钱。李发洋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外甥、侄子有4个,他每人给了200元压岁钱。“我们小时候,给个10块、20块的,已经很高兴了。现在,给少了感觉拿不出手。”

    在去上海的火车上,李发洋和妻子掰着手指算账,吓了自己一跳:这一趟回家,他俩总共花了6500元,还不包括来回的交通费用。

    “这些钱,够我们小两口在上海生活小半年了。虽然有些心疼,但大家都是这样花的,哪样都少不了,没办法。”李发洋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花了再出去挣呗,所以我俩初六就出来了。”

    李发洋现在上海一家台资电子厂工作,负责装备电路板。每天要工作10多个小时,有时还要轮值夜班。

    一年下来,他能收入4万多元。他的妻子在另一家工厂上班,年收入3万元左右。

    当初,李发洋离开家乡,也和农村的攀比风有关。2011年,眼看着周围的邻居一家家都盖起了二层小楼,在坚持了两年后,李发洋最终顶不住攀比的压力,拆了老房子,花15万元盖起二层楼。为此,他向亲朋好友借了7万多元。

    欠债就有压力。之前在老家工厂里每月不到2000元的收入,在养家糊口之余,几乎所剩无几。拿什么还债?经过反复考虑,2012年,他决定告别年幼的女儿,和妻子一起去上海打工。

    “再干两年就能把账还清了。无账一身轻,到时老家有合适的工作,我和老婆就回家,守着女儿过日子。”回家的憧憬瞬间即逝,李发洋又不无担心地说:“希望老家的攀比风能渐渐轻些。不然的话,到时说不定还不能回来。”

分享到:
贵阳火车站里的“我帮您Style”
青春情暖返乡摩托车大军
徐州:消防窗口获“金牌服务岗”称号
我国首次对破坏性地震成功预警
南京军区驻宁部队官兵紧急清除暴雪
全国工会启动“就业援助月”活动
西藏:应急救援跨区域拉动演练举行
株洲火车站:爱心基金让旅客不再“途”
攀比风盛行 春节变“春劫”
百色:深入推进“除火患、保平安”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