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吃饭还是吃手机!”除夕的晚上,大四学生邹怡和家里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时,邹怡的父亲不满她只顾着低头玩手机,都没和在坐的亲戚说说在学校的近况。邹怡的母亲对亲戚说道:“现在的年轻人,一个一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
邹怡觉得,她并非不重视这个难得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刻,只是她忙着在发微博对年夜饭对春晚“吐槽”,也被微博上其他人的“神评论”逗得乐不可支。微信群里朋友们滴滴答答的来信息提示声牵走了她的精力。
这一幕,在当今许多家庭中被复制着……
我就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春节期间,中科院气象学博士后李汀发微博感慨:现在走亲访友,大家落座后的标准“问候”是——你家WiFi是哪个?密码多少?此帖一出,在网上引发无数同感,有人说“过年走亲戚,找到WiFi就像找到了组织”,也有人称之为“新餐桌文化”。
“我就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有人说,这是如今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大学生于松民春节回家后,几乎天天呆在房间里,父母在一墙之隔的客厅看电视。他的父母偶尔会说他“一年到头好不容易待在家里几天,也不知道和父母说说话”,于松民觉得委屈:“爸爸总觉得掌握真理,要求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只要有不同就不高兴,有时候我本来还想和他聊点儿什么,一看他的作风我就没话了。”
新派心理专家、教育学者陈志林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种状况在80后、90后春节返乡后比比皆是。这并不单单是互联网利弊大小的问题。在陈志林看来,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家长对孩子从小忽略了亲情教育,这些在应试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大多只顾着自我享受。
有社会学专家表示,如今习惯于在网络中浸泡的年轻人,对年味观念淡薄,与长辈的代沟也在逐渐扩大,对大人们走亲访友式的“中国式假期”和“餐桌文化”存在种种不适应,玩伴儿越来越少,也缺乏认同感。
邹怡的母亲发现,即便把孩子拉回来和父母一起看春晚,但是在电视上观看同一个小品时,两代人往往在不同的时段笑出来。她问23岁的女儿为什么笑,为了让母亲明白她理解的春晚笑点,邹怡给她讲起了“毒舌御姐”的概念,邹怡的母亲听完后呵呵笑了两声,心里依然不明白女儿为什么会笑得前仰后合。
于松民告诉记者,其实他也很理解父母,离家后自己和父母的生活习惯有了差别,也带来价值判断上的差别。他天天刷微博,上人人网,习惯于获取大量信息,切实感受到信息爆炸,而不会使用电脑的家长对这些没什么兴趣。
几年前,有一条关于春晚评论说,以前的春晚是制造当年流行词给年轻人的地方,现在的春晚是回顾一年来网络流行词说给父母听的地方。的确,于松民父母被一个相声里第一次听到的“包袱”逗笑了,但早在网络上看过这个段子的年轻人则无动于衷。
对网络比较熟悉的家长对此抱着比较宽容的态度。一位王姓家长说,自己也觉得QQ、微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变,当网络无可抵挡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身处其中的人只有去适应它。做母亲的她今年给女儿安排的相亲第一步并不是安排见面,而是交换两个年轻人彼此的微博和QQ号。
我不需要潮妈潮爸
太原的秦女士在女儿去北京上大学后,就注册了人人账号,别人告诉她在这里能看到女儿的照片。秦女士研究了一个星期终于大功告成,她电脑上的好友栏里只有女儿一个好友。她很开心,在网上可以看到女儿的最新的校园生活照片,了解她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还能感受到女儿不愿说给她的心情起伏。
“这是父母在现代亲子关系下主动迈出的一步,了解网络上在说什么、玩什么,会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建立共同的交流氛围,同时自己接触新生事物也会让自己的心态变好。”陈志林说。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年轻人很高兴看到父母跟上潮流,但对于与是否要和家长在网络世界中建立联系的问题,态度则有所不同。
对于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年轻人通常会加父母为好友,并通过聊天、视频等和父母沟通。在腾讯12周年时播出的广告中,年迈的家长为了出国的儿子学习电脑,彼此在网络上交流缓解思念、增强理解的广告感动了许多年轻人。但是,也有年轻人会为和家长沟通而申请单独的QQ号,和自己通常与同学朋友交流用的QQ号区别开来。
但对于微博、人人、豆瓣账号等涉及个人日常生活的网络工具,许多年轻人并不欢迎家长进入,甚至有些抗拒。小张告诉记者,过年期间走亲戚时偶尔也会被问及微博名称,他一律回答没有,偶尔有被亲戚关注他就迅速拉黑,原因是“就是不想让他们知道”。
于松民也不愿意家长成为他的人人好友,他并不担心个人隐私,而是他觉得家长知道了并不代表家长能理解,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情况理解出自己的东西,反过来总想把这种偏差的理解作用在孩子身上,这就很尴尬,“不让家长看到,可以说是自我保护,也可以说是避免麻烦”。
田艺的母亲是一个“潮妈”,年轻人在互联网上玩的东西她都明白。几乎在儿子人人账号上的每一个状态下,“潮妈”都有回复,尤其在儿子心情略有低落的心情状态回复中,“潮妈”会留下大段自己苦口婆心的教导。田艺的同学在看到后纷纷表示羡慕,但却看不到田艺和母亲的交流。
这种现象不止发生在中国。近日,来自教育在线数据库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上,家长用户群体中有一半的人在该平台上注册,主要是为了能够第一手了解到自己的孩子,比如约会的对象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在调查对象中发现,有43%的家长每天都会在Facebook上查看自己孩子的状态。 而正是家长的这种做法,使得孩子们不愿意在Facebook上“全面地”展示自己,转而加入Tumblr、Instagram等其他平台。这也就是孩子们为什么开始认为Facebook是一个“老龄化”平台的一个重要原因。数据还显示,一般情况下,孩子们都会想尽办法不让自己的父母成为自己的好友。
陈志林建议家长,无论在互联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都要留给孩子私人的空间,对孩子给予信任;微博、人人等依然是单方面的了解方式,不要让互联网完全取代所有的交流方式,还是要常打电话、常见面。
守住亲情,放下武器
除夕晚上,南方日报微博上发出“大年夜放下手机,还亲情一个专注”的号召,其中写道:“咱大老远坐飞机、挤火车、骑摩托,不就为了这么一餐团圆饭?!甭管咱平时多忙,除夕之夜放下手机、IPAD、笔记本,关掉微博、微信、小游戏,这一晚,认真陪一年都难见的父母亲人吃吃饭、聊聊天。能做到吧?”这条微博在腾讯微博上获得了3.7万的阅读量,微博“地主小哈”评论说:“守住亲情,放下武器。”
去年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中,也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
在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时间里,陈志林建议家长尽量组织一些家庭游戏或旅游等,“这听上去可能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许多家长总是以忙作为借口”。他认为这是极其重要的,在他曾经接触的一个案例中,因为缺乏有效地沟通,儿子无法面对妈妈说出爱,“最重要的是沟通和尊重,不要都等到无可挽回时才追悔莫及”。
上班族曾维尼告诉记者:“出现这种状况不是互联网的错,只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喜好及方式不同,我即使没有互联网、手机、电脑,也有可能被打羽毛球(运动类)或看《甄嬛传》(电视消遣类)所代替,家庭成员的代沟依然存在,所以归根结底,沟通是关键,适当的共同活动增进亲情很有必要。”
某一天,邹怡在整理母亲的电脑时,发现有一个文件夹里全部是母亲整理的自己在实习时在媒体上发表的文章,一篇不落,她忽然有一种冲动,很想抱一抱自己的妈妈。
本报记者 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