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美国人,毕生致力于东西方文化的结合,并成为一个享誉世界的生态诗人。他叫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1930—),曾获2008年度的美国“露丝·里利诗歌奖”,《诗刊》主编克里斯蒂安·魏曼在宣布这一消息时称:“斯奈德本质上是当代一位虔诚的诗人,尽管他并没有将自己献身于某个上帝或某种生存方式。他的诗既是人与神圣自然关系的一种圣约,又是对我们一旦忘记这种关系必然遭受惩罚的一种预言。”该次获奖,是斯奈德继获1975年度“普利策诗歌奖”和1996年的“伯利根诗歌奖”之后,获得的又一项重要诗歌大奖。
加里·斯奈德生于旧金山,早年移居到美国西北部,在他父母的农场工作。1951年毕业于里德学院,获得文学和人类学学位,后来进入加里福尼亚大学攻读东方语言文学。此时他翻译了中国“寒山诗”,并对他产生很大影响,致使他在1965年东渡日本,出家为僧3年,醉心于研习禅宗。1969年回到美国后,与他的日本妻子,定居于加利福尼亚北部山区,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1984年,加里·斯奈德来到中国访问,终于圆了他30年来的亲临“中央王国”之梦。1985年他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同时,继续广泛地游历、阅读和讲学,并致力于环境保护。
加里·斯奈德的诗歌,深受“寒山诗”的影响,从立意到取材,从文法到修辞,无不透露出浓浓的“中国风”,是西方最有中国“文心”的诗人。他的诗歌主题,都涉及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而风格淡雅,具有中国唐诗之神韵。如收入《龟岛》中的《松树冠》(Pine Tree Tops)一诗:
蓝色的夜
薄薄的霜,天空微微亮
月儿明朗
低垂的松冠,雪一样蓝
融入天空、霜和星光
靴子嘎然响
兔的足迹,鹿的踪影
我们究竟知悉了什么?
该诗前六行写景,景物自然呈现,诗人隐而不显。和谐静谧、朦胧虚幻。第七行引入人的活动,但空山不见人,只闻“靴响”,表现了自我在自然中的虚化,且“靴响”与“兔的足迹,鹿的踪影”相呼应,暗示着人与自然中其他生命之和谐共存。
作为一个诗人,他曾这样说过:“我依然把握着那最古老的价值观,它们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土地的肥沃,动物的魅力,与世隔绝的孤寂中的想象力,令人恐怖的开端与再生,爱情以及对舞蹈艺术的心醉神迷,部落里最普通的劳动。我力图将历史与那大片荒芜的土地容纳到心里,这样,我的诗或许更可接近于事物的本色以对抗我们时代的失衡、紊乱及愚昧无知。”
斯奈德在对自然生态动人描写的基础上,展现了自己独特的一种多元生态思想,从而使自己成为最富激情的后现代时期的“生态诗人”。斯奈德身体力行地实现了“返回自然”的主张,成为一个为自己信念而勇于实践的“生态勇士”。他在自己的诗歌中教人们如何观察大自然以及大自然中的人类,他通过描写大自然中的万物,让人们看到除人类之外的其他生命。20世纪70年代末环境保护主义与绿色运动兴起,斯奈德很自然地成为这个运动的诗歌代言人。
斯奈德提倡人类应该学会“像山一样地去思考,像河一样地去感觉”。他的生态思想,可以看成是东方传统文化、禅宗思想以及西方对自然的热爱、对体力劳动的推崇等多种因素的结合。斯奈德在对工业文明进行批判的同时,也肯定了其带来的进步,并提供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些理念和方案。他关注对自然生态的治疗与康复,并勾勒出一幅生态乌托邦的美好画面: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持生态系统的美丽、完整和稳定。
总之,他的生态思想,很值得正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中国人学习和思考。
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