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03月0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爱心妈妈”为袁厉害难过

本报记者 樊江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3月04日   T02 版)

    作为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56岁的高淑珍对自己首次作为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两会”,颇有些忐忑。

    她把“想说的话”,一笔一划都记在了笔记本上。因为识字不多,不会写的字,她就“瞎写半拉”。她断言,除了她再没第二个人能看明白究竟写的是什么。

    她拿着笔记本掰着手指头和记者细说,残疾孩子的教育、就业和康复是她“走到哪想到哪”、“心里始终牵挂的事儿”。

    2月19日,家住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爱心小院”的高淑珍,因为坚持14年收教100多名和自己儿子一样的残疾孩子被评选为“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

    “感动中国”后,她却发现,人们常常把她和另一位河南兰考县的“爱心妈妈”联系起来。曾经收养过100多个孤残孩子的袁厉害,由于1月初收养的7名孩子在家中的一场大火中丧生,而被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说:要不是那场大火,袁厉害也能“感动中国”。

    家人告诉她这条新闻的那天,为看这条新闻的重播,高淑珍破例在电视机前坐等到夜里11点。

    之后,一连几晚她都失眠了——心疼孩子,为袁厉害难过,也深感自己的压力。

    高淑珍认为自己并不了解袁厉害,没有资格评论她。但她同时强调,同样作为一名“爱心妈妈”,她能体会收养孤残儿童的爱心人士所承受的压力。

    曾经由于生活不能自理,高淑珍的残疾儿子被学校拒之门外。为此,她高中毕业的女儿开始在家教弟弟。不久,情况相似的残疾孩子就纷纷找上门来,希望能和高淑珍的儿子一起学习。善良的高淑珍将他们一一留下,如今仍有39名残疾孩子吃、住、学习在她家。

    从这群患有脑瘫、小儿麻痹症、类风湿等病症的孩子们住到她家那天起,14年来,她睡觉几乎就没脱过衣服,遇到事情一骨碌就能爬起来。

    孩子的安全问题,是她的一大心病。“拄着拐杖的孩子,没站稳摔了,父母能担当。而在我这里摔了,我就要负责任。”上厕所别摔倒、冬天生炉子别中煤气……即使病倒在床上,她也不敢踏实躺着。

    为了宽慰自己,她常常想:老天爷是公平的,再也不能让我们摊上事情了!

    而经济上同样拮据。由于不收孩子们吃住的费用和学费,几十个孩子的生活重担,压在了高淑珍一家人身上。

    老伴王跃元每年都要在耕种自家十几亩地之外,再多承包几块地,农闲时还要到唐山市区、曹妃甸一带去打些零工。而高淑珍则要一年四季推着自行车,走村串巷的做“小买卖”。有一次,车胎爆了,眼看天就黑了,离家还有20多里地,又累又怕的她一边走一边哭…… 

    随着2012年媒体的关注,在有关部门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高淑珍“爱心小院”的孩子们生活学习条件已大为改善。

    但高淑珍认为,说说像她这样的“爱心妈妈”们的压力,应该是她作为人大代表的责任。她自认,虽然水平所限,说不了那些“大问题”,但在爱心小院和残疾孩子一起生活了14年的她,谈这个还是有底气的。

    作为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文娟在工作中时常遇到这些压力巨大的“爱心妈妈”。如何为这些“爱心妈妈”减压?

    张文娟认为,“爱心妈妈”们要尽量让爱心在法律框架内传递,这样既能降低自身法律风险,也能让其爱心护佑下的孩子得到更安全保障。

    她表示,“爱心妈妈”们自己可通过例如申请民办学校资格等形式,在升级自己的爱心之举的同时,主动融入政府的监管支持体系。同时更重要的是推动政府落实现有法律规定,完善特殊教育体制,这样可以让更多孤残孩子受益,也更为长远和可持续。

    记者注意到,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日前公布了《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全文,开始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本报北京3月3日电

本报记者 樊江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3月04日 T02 版

宗庆后:相比“首富”头衔 更看重人大代表身份
“爱心妈妈”为袁厉害难过
多产的“周免费”
90后“燕子”飞到北京
图片新闻
中国梦不能缺了碧水蓝天
代表委员呼唤儿童福利制度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