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北滘镇文化中心公布了周六将要放映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后,从下午就开始有市民拿着身份证,在门口排队免费领票。
这是文化中心组织的“时光影会”活动,每个月两次,已经持续了近一年。据中心副股长郑志年介绍,“放的都是艺术性高的电影”,基本上每次都能满座,寒暑假格外热闹。
“来看电影最多的是外来务工人员。”郑志年说。
这个文化中心,没有围墙,两万多平方米的建筑直接临街,给北滘构建了新的城市生活空间,自2012年1月启动以来,“已经成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从听讲座、看演出,到图书馆阅读自修,文化中心是北滘的精神聚集区。
这类中心的建设,只是北滘乃至整个顺德城市升级计划的一部分。在北滘,一片规划面积达3平方公里的新城区,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离文化中心不远,就是从顺德走向全国的知名企业“美的”的总部大楼。
就在前几年,美的聘用的外国专家,还保持着“白天在顺德工作,晚上回广州居住”的习惯。当时很多人担心,美的会不会把总部迁到广州。毕竟,比起那些国际化的大都市,当时的顺德在城市环境和功能上,都显得不那么具有竞争力。
变化是一点一滴发生的,为了“增强长远竞争力”,顺德对自身的定位和改革方向不断调整,不断在探求新的可能性。
国内一家著名的咨询机构,在两个月内完成了一份顺德城市升级战略策划方案。据方案显示,顺德正立志于从“工业立区”走向“服务强区”与“工业立区”并重,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
“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魅力小城市。”顺德区委办公室的熊军着重提到了“魅力”两个字。在他看来,“魅力”最重要的着眼点,是“幸福感”。
去年6月,一场调动全民参与的“美城行动”在顺德各个镇街陆续展开,整改街道、优化民生项目,这把顺德变得“和两年前大不一样了”。
美的的外国专家搬到了顺德,而传言里要搬迁的总部,也始终稳稳坐落在北滘。同样选择将总部扎根于顺德本土,谋求更广阔发展空间的,还有碧桂园这样的知名企业。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在顺德安居,留住他们的,正是不断在城市升级过程中提升的城市吸引力。
城市升级、产业升级和社会职能转型,对顺德而言,改革指向的是对民生的追求。
吸引诸多企业选择在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落户的,则是顺德在行政服务方面的改革成效。
“产业基础好,政府服务好”,这是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梁维东对顺德城市升级初步成果的总结。
为了推动顺德从工业城市向工业与服务业并重转型,区政府打造了三大战略板块——南方智谷、南方商谷、南方生态谷。一些曾“走出去”的企业,近来又频频“回流”。
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被升级成效吸引来的不止是国内的大中小企业,还有许多国际知名公司。
“是顺德的大部制改革,吸引了美国软通动力。”乐从镇经济促进局副局长梁沛恒回忆。他明确记得,这家美国企业正是基于对顺德改革的深刻感受,才选择在这里注册落户。而目前正在洽谈中的三星,和其他国际一流互联网产业,也都是因为类似的原因选择了顺德。
行政审批效率的提高,让顺德获得更多的机遇。去年,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暨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在顺德奠基。由此,顺德实现了“一步到位地引进国内一流大学和国际一流大学”,并且,其技术开发与顺德产业可以紧密结合。
围绕卡内基梅隆大学在广东选址的竞争过程中,顺德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满足对方提出的一个条件——2013年9月开学。据参与此事的葛爱霞回忆,自去年6月启动之后,顺德区政府在4个有效工作月份之内,就完成了在其他地方需要八九个月才能完成的全部审批环节,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学院得以顺利在南方智谷动工,并将于今年正式开启第一个学年的招生。
“吸引他们的既是顺德的效率,也是顺德的魅力。”这里的官员自信地称。
顺德所推动的转型,其目的正是打造一个“兼具大城市产业效率和小城市生态环境的魅力小城市”——区委书记梁维东再次强调了“魅力”两个字。
周六的晚上坐在北滘文化中心多功能厅里,看着最新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外来务工人员,对“幸福顺德”这个概念的感受可能会更直观。事实上,城市升级的成果,从民生建设到产业发展,从基础保障到公共服务,改革带来的红利,最终还是投射在顺德人的日常生活中。
本报记者 张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