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提案提交时,北京正遭遇着今春第二场沙尘暴的袭击,空气中弥漫着土腥味。
4名来自环保部的全国政协委员——副部长吴晓青、副部长周建、原副部长张力军和污染总量控制司司长刘炳江联合住建部副部长齐骥、监察部副部长郝明金、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姜建初等3名委员,向大会提交了《关于空气污染严重地区实行煤炭消耗总量控制的提案》。
提案建议,从今年开始,在全国严格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增长速度控制,在空气污染严重的京津冀鲁、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实施煤炭消耗总量零增长控制。
今年1月,灰霾污染在华北地区频繁登场。在北京,空气质量达标的天数只有5天。从全国范围来看,灰霾的污染肆虐了1/4的国土面积,影响了6亿人。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民公敌。
作为来自环保部的政协委员,吴晓青等委员对大气污染问题的症结了如指掌。刘炳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就指出,灰霾遮天蔽日主要是因为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在一些地区已经超过了环境的容量。
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工业产业布局不合理,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等多重因素叠加使大气污染指标居高不下。
2011年我国GDP占全球的10.5%,却消耗了世界60%的水泥、49%的钢铁和50%的煤炭。从工业布局来看,京津冀鲁、长三角和珠三角等3个空气污染较重的地区,面积仅占国土面积8%,却生产了全国55%的粗钢和34%的水泥、加工了52%的原油,消耗了全国42%的煤炭,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全国其他地区平均水平的5倍。
针对京津冀鲁、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愈演愈烈的灰霾天,国务院已经批复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这些重污染地区的PM2.5年均浓度要下降6%。
但有专家指出,按照规划,PM2.5浓度下降的这点空间,根本实现不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的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
数据显示,2000年~2011年,京津冀鲁、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煤炭消耗量由5.05亿吨增加到14.4亿吨,增长了近200%。
“如此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煤炭消耗量,仅对一两种大气污染物作为约束性指标进行控制,解决不了区域性灰霾污染问题。由于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是空气中PM2.5的主要来源。因此,实行煤炭消费量控制是关键。”刘炳江指出,只有实现煤炭消耗量的零增长,京津冀鲁地区空气严重污染的势头才有可能减弱。
煤炭消耗零增长如何实现,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否会受到影响?刘炳江说,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真正做到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这样才能不影响经济增长。
本报北京3月9日电